您的位置: 首页 > 热点关注 > 博报

鲍昆:两个艺术博览会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0-05-06 16:13:46 | 文章来源: 鲍昆的日志

4月29日晚上“艺术北京”艺术博览会开场

4月21日和今天(4月29日)晚上,“中国艺术博览会”和“艺术北京”两场艺术博览会相继开场。去年我只去过“中艺博”,“艺术北京”没有去,所以总的情况无从从自身经验对比。不过,有参加过的许多朋友,多少还是可以听到一些反应。从我今年所参加的两场对比看,“艺术北京”似乎还场面大一些。有朋友认为今年的“艺术北京”比去年略好一些,但我问过工作人员,参展的画廊也只有七十多家,加上媒体机构的展台大约一百多家。而“中艺博”今年全部参展单位也差不多有八十多家,似乎比去年要少一点。

自从前年末的金融危机以后,国际艺术品市场一蹶不振,中国似乎更差一些。从十多年前开始的艺术市场大规模资本化以来,艺术品收藏成为投机金融机构和资本炒家的新产品,价格一路飙升,直到虚火泡沫无以复加。金融危机忽然来临,一些炒家或因资金链条断裂,或被风声鹤唳的市场击晕,一年之间市场呈现冰火两重天的境遇。国际市场基本回归原来的冷静,交易回归常态,但中国市场却呈现典型的投机性表现,火热之后是寒冷。原因不言自明,就是中国一直没有建立基于文化本位的收藏市场,虚高的市场表现不过是如股票一样的投机性行为使然。目前,西方到中国抄底的投机性炒家已经基本撤离,剩下的应该是比较本分收藏商和收藏家了。当然还有部分手里囤积压仓货过多的炒家还无法脱身,还在坚持等待机会。总之,中国的艺术品收藏市场进入一个真正的盘整期了。这未必不是好事。因为中国的艺术品市场是一定要有的,也是未来一个肯定会理性和有前景的行业。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造成民间资本游资的过度膨胀,前期在房地产市场投资热时,大量的资金在那个领域打转,现在随着刚刚出台的调控政策,必定会驱使一些资金寻找新的机会,所以一定会有部分资本重新窥测艺术品收藏市场。市场重振的机会在理论上还是存在的。

不过,一个靠投资心理支撑的市场注定是不会长久和没有抵抗力的。中国艺术品市场要想真正形成规模,还是必须回归文化艺术的定位。行业内的经营商和艺术品生产者的艺术家,都必须冷静地考虑自己的生存之道和成功之道,那就是放弃不切实际的一夜暴富念想,老老实实放下身价,将自己的事业当成一个正常劳动者兢兢业业的本分之道,积极向广大的民众消费能力倾斜,让社会大众能够消费得起原创的艺术,让艺术品能够走进千家万户。当广大的民众能够把艺术品当成正常的文化消费之时,中国的艺术品市场不但能够稳固,而且也是做大做强之时。

4月21日傍晚,中国艺术博览会在北京国贸一层展厅如约举行。

据说本次“中艺博”参展画廊商不足六十家,少于去年。

全场展出的作品新意不多。

参观人很踊跃。

4月29日傍晚,“艺术北京”在北京农展馆举行,场面要大一些。

各艺术媒体也都设摊进行自己的宣传。

摄影媒体“摄影之友”杂志和“青年视觉”杂志的展位很气魄。

作品多数也了无新意,常规类的画廊作品居多。

艺术家封岩的新作很有意思,是打印机制作的实验性作品。

  影像作品约有十分之一。纯粹的影像画廊我只看到画儿的See+和798时态空间。不过香格纳画廊却展出了大量荒木经惟的作品。这是艺术机构泰康空间的展位。

相关文章
注: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下一页孙振华:雕塑的对角线
上一页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尚无评论

留言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