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博报

大风堂里,张大千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0-08-16 16:10:13 | 文章来源: 湛然的博客

文/湛然

张善子的这个大风堂取得好,经历了一个世纪,这阵风终于吹出了一个世界级别的大师。如今利用这块树大招风的牌子,寄人篱笆之下的大风堂弟子,或再传弟子有近三四百多人,口口相传,以讹传讹,要想不成名也实在困难。这样的架势目前正被一些圆滑的艺术家套用,像开连锁店加盟店一样席卷各地,他们心知肚明的知道自己就一点能耐,但都希望浪得虚名,终身富贵,妻妾成群,荣耀一生,像张大千学习。只是张大千的传奇经历却不是这帮人能够模仿的了的,天要成就一个人都是不费吹灰之力的。

张大千依靠临摹作品先出名的。尤其是模仿近代名画惟妙惟肖,其中关于石涛作品简直可以到乱真的份上,以致黄宾虹也看走了眼而成为了那个时期的佳话。当然这样的事情,如果放到现在来看,未必是一件好事情,应该算是弄巧成拙的,但是在那个时代却一直以为然,甚至现在。打进去,再出来,已经刻板的成为了唯一的通行证。再加上张大千悟性颇高,勤奋努力,自强不息,在绘画上有些建树也是正常的。但是硬要说在美术史上有多大的丰功伟绩,作品还真炒到上亿,我有点不以为然,就同一时期的好几个大画家来说,他们都比张大千画得有个性,这是不争的事实。

应该说张大千读万卷书,临万卷画,走万里路,这三步都走得很对,但是是否真读破了,真画破了,还真正的自成一家,还需要历史的考验,就是连现在的美术史也是不算的,因为历史常常需要改写和篡改,也就越来越失真了,但是时间还是会起作用的。很多画家前两条路都能够走一走,但是这个行万里路,还真是不如他的。这个本事与他同时期的画家是绝对没有的,这更要归功于他哥哥张善子的通天能耐,和哥哥的吉祥老虎图。当然还有跟老蒋到了台湾,正好那个时期台湾在国际舞台上扮演了中国的角色,而中国却因为历史原因关闭了国门。在国内声名显赫的张大千政治嗅觉颇高,两边都不想得罪,不得已中把自己隔在骑墙的位置中观望,更不用说是怕连累众多家人与弟子了。

张大千在欧美生活了近二十多年,这个时期他接触了大量的异国风情,更多的艺术思想,不断的否定他以前的观念,那么想必之后的泼彩泼墨也应该是必然的了。这样的异国生活直到七三年方才终止,落叶归根于台湾。虽然五十年代中,他一度经人转手送了一张荷花于老毛,还想一度回国,但是终究没有成,其实更是好事情,否则在反右,文革中定是被折磨的没有了性命,也就没有了张大千后来的艺术生涯了。

很多画家都效仿他如此的三步曲,尤其是在行万里路上有过之而无不及,想必是绞尽脑汁都不可能超越过他了。他们的行万里路根本不是去学习的,不是去感悟的,而都是去努力的宣传没有自我了的作品。如果一定要把张大千的作品对照着现在他的名声,怕早就消化了那点所谓的艺术。这里我用尼采的一句话形容他是最好的了,那就是伟人是被不断误解出来的,奇迹终于发生在了张大千的身上。

在张大千早期的那个年代,刚好是西方文明开始前所未有的影响中国,那么绘画一定也会被卷入其中。所以对当时盛极一时的文人画来说,他标新立异的提出了他画得不是文人画,而是画家之画,一定是受到了新美术思想的冲动,在权衡之下而出了一个怪招。其实他的画还是没有逃脱文人画的影子,对于一个依靠临摹文人画入手的画家来说,原本也就那些复制的水准,却要颠覆文人画,胆子确实不小。当然他的思路是对的,发展方向也是对的,所以我们在看他的某些作品里,还是能够看到他试图摆脱文人画的束缚,有一路过来的作品证明着,但是直到他那些泼墨泼彩的东西出现,才算真正实现了他提出的口号。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泼彩泼墨是他的,里面的其他东西还是古人的,这点无疑是作品上的一个大缺陷,总有一种拼凑之感。

张大千去敦煌莫高窟临摹壁画的事件,历史上是众说纷纭的。有人认为他是破坏了文物,有人认为他是保护了文物。对于这两个截然不同的说法,我都想回避。但是作为一个画家,作为一个已经有些名气,能够过些富裕生活了的画家来说,他在差不多二年多的日子里,率领众人,自花银两,追随六朝遗迹,临摹了二百七十六幅壁画,还写下了二十万字《敦煌石头室记》,确实是一件不易之事,呕心沥血,毅力惊人,都应该不得不为之敬佩的。

毕加索与张大千见过一面,俗话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或许是因为毕加索欣赏的是齐白石,所以对于他来说不能不是一种伤害。但是也无碍于媒体借用这次机会轮番炒作,当然这更有一些政治原因,艺术家在国际舞台上有些政治的姿态出现也是极其正常的。比如现在某些艺术家就挖空心思的等着政府的机会,想必一个个都是窝囊废,他们难道不怕被之后的历史笑话么?那次会面,毕加索没有被中国画影响到,而张大千却被影响了,这我们在看张大千自五七年之后的作品就知一二了,显然他已经在大刀阔斧的改革了,否则的话也就一场空名罢了。

如果说张大千在其最后的艺术人生上没有他的泼墨泼彩出来,那么还真是一无是处了。他早期的很多画确实不错,但毕竟是由于长期的临摹习惯,而学坏了自己的那双手,画得再好也是别人的东西,犹如是一个小偷偷了人家一头猪去养胖了的尴尬,这对于一个大画家来说是终生可耻的事情。然而幸运的是,在以后不断的万里之行中,他终于看到了一些自身的不足,看来唯一只有创新才是出路,并且一点要落实到笔头上去,而不是夸夸其谈。他也就是从那个时期,才算真正的明白了艺术的真谛,那就是创造自己的流派出来,而不是成为一个绝顶的聪明人,模仿各式各样的画匠,荒废了一辈子。

很多人说张大千是少年得志,中年得势,我却认为张大千是大器晚成的。因为就张大千在六十年代之前的一些作品,无疑都活在了古人的影子之下,那样的好都是没有用的。而六十年代之后的作品,才有张大千的独特风格出来,气势磅礴,境界颇高。虽然混浊了些,节奏感不强,博大不够,还有种拼凑之感,雷声大,雨点小的腔调,但也算是一门风格了,我总不能够太需要完美了,不是么?

今天写一点张大千的心得,也算是学习张大千之后的独特感悟,只是能让我学习的东西还真的不多,不是我说狂话,而是真实的湛然腔调罢了。但是张大千的精彩人生,或许是任何一个画家都无法复制了的,这也是艺术,艺术人生了。

相关文章
注: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尚无评论

留言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