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博报

罗明华人物专访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1-01-13 17:55:45 | 文章来源: 罗明华的博客

记者:雪萍 艺术家:罗明华

展现精彩,别样人生

在中国油画的百年历史中,写实油画一直是主流。它站着重要的地位。而在油画发源地的西方,由于观念艺术和综合材料等艺术形式的盛行,有挤掉架上绘画空间的架势。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国外思潮的不断涌入,中国写实油画的地位也渐渐的受到了影响,几乎处在边缘的被改造的状态;但是也有不少的当代油画家坚守着写实油画的传统。那么,我们今天就介绍一位优秀的艺术家,他就是---罗明华

(简历)

罗明华先生的油画崇尚永恒,和谐,理性,致力于对油画传统的继承,对自然的体验,对生命的感悟。用古典的写实语言来表现当下的生活,我们不仅要问,他靠什么这样坚守?他的艺术追求和梦想又是什么呢?写实油画的真正意义和价值又在哪里呢?

与理想做伴,与寂寞相守,追求精神的高贵,品质的永恒,记者雪萍对写实油画家罗明华的专访:

雪:罗老师,您好!欢迎您到我们的栏目---《追梦》来做客。

罗:雪萍,您好!谢谢!

雪:罗老师,我们从你的画中大多感受到的是一种宁静和安宁,这是为什么?

罗:是的,在我的画展上也是有观众问我,我说:这正是我的人生追求和艺术追求。在这么快的社会节奏下,人们能够静下心态很不容易。我也试图在嘈杂的社会里来表现内心的安宁,追求一种宁静的美。

雪:你的作品《听涛》。海本身给人的感觉是汹涌澎湃的,但你的《听涛》却是一种沉静。

罗:我是在用一种静的语言来表现一种背后动的态势,这种动不是直接的;而是暗示的、隐喻的,一种感觉。

雪:这是你的艺术手法,一种追求动与静,艺术张力的问题。

罗:我努力在追求一种静。其实在禅学、佛学乃至哲学都有关于静态境界的阐述。我认为这种境界,作为人生来把握这种静和追求这种静,使人能静很不容易。

雪:罗老师,你在肖像画的表现对象上为什么把着眼点放在普通的人群上,甚至是一些社会底层的人们。

罗:咱们国家还是不很富裕,有许多人刚解决温饱。虽然这些年的改革开放发展的很迅猛;但还是需要我们去努力。这些人群构成了我们国家的基石。

雪:这是不是写实油画一贯的创作主题和它的创作选择倾向呢?

罗:这也不一定,从美术史上看,有几个时期。比如,俄罗斯巡回展览画派中的有许多大师画了这方面的作品。如;法国画家米勒。在我国和前苏联是主流。

雪:就是创作在选择方面还是接近人民大众,还是反映整个社会普遍的意义和现实的再现。

罗:油画家有自己的选择,由于不同的喜好和审美品位他就会有不同的选择。

雪:罗老师,那么基于什么样的考虑你选择了他们?是什么打动了你?

罗:是真实,做人的真实、为人的真实、还有做事的真实。写实油画也是反映真实的最佳手段,也是绝好手段。也最科学、最直接的反映时代。每个时代都写在肖像者的脸上了。

雪:其实你的画都是反映人们生活状态的,应该说当代是非常强的,但是你这种写实的技艺,包括你表现的方式有人看后,有时光倒流的感觉。

罗:错觉吧!因为当下似乎流行什么观念艺术、装置艺术、行为艺术,符号的、抽象的等平面化的艺术,摒弃了写实的手法,给人一种错觉好像它是当下的主流。其实不然,我认为写实油画永不过时,不是有人一百年前就断言油画要死亡嘛!那它死亡了吗?照相术在发展,写实油画也在发展,并且发展的更好。

雪:罗老师,你主张油画要“寻源问道”方能有所建树何以见得?

罗:这不是我提出的,是杨飞云先生提出的主张,我只是借用和赞成这一主张。“寻源”,寻什么源?就是油画的来源,它的根在哪里?在意大利、古希腊、古罗马、文艺复兴。咱们中国在学习油画的过程中是断断续续的在学习---不连贯。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

雪:人们看风景画的机会比较多,我们知道肖像画画好是很难的。它要考验画家的画技和全面把握画面的能力,还有对人物思想的解读,人物生存状态的了解,精神层面的挖掘等因素。画家没有一些阅历和高超的技艺的积淀是无法完成的。

罗:是这样的,作为一个写实油画家,特别是人物画家,他要经过长期的训练来解决技术问题,也就是造型能力的培养,在技术上要过关,达到娴熟。有了它作前提你才有可能更好的完成一幅写实作品。

雪:所以许多人不去碰肖像画。

罗:当然了。爱好不同,选择就不同了。对我来说,我就喜欢画人物情有独钟。

雪:你是挑了一个难啃的。

罗:难啃,才具有挑战性嘛!

雪:是的。

罗:我们翻开西方美术史就会发现,那些有作为的画家他都要尝试画人物。人物画画好了,风景画就不难了。

雪:也就是说你的风景画对你来说是件较轻松的作品。

罗:相比之下吧。我觉得有点能同文学类比。人们理解文学大作就是小说,诗歌好似小品。我把人物画就看成大部头的小说。

雪:对。它涵盖的更加丰富,对作者的要求更高;他的画面的掌控以及他的全面的能力,我想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到的。

罗:努力吧!努力去追求。我觉得应该去迎接挑战,要自我挑战,可能你的人生才更精彩。

雪:对。罗老师,从市场上来看,你的风景画要比人物画更抢手。

罗:是这样。对于人物画人们也很喜欢,也能读懂;与风景画相比在价格上较贵一些吧。

雪:因为你在每幅人物画上付出的劳动和心血实在是太多了。

罗:是啊!不光是我付出,模特付出的也很多,方方面面的大家都有付出。

雪:从你的作品中,不论是人物画,还是风景画我们都能从中感受到你独特的一种审美情趣。我觉得你对传统经典的东西非常的依恋。比如一些人物的造型、环境甚至一些细小的饰件都纳入你自己传统的美学范畴;而在作品中创造了属于你自己认可的那种范式。

罗:这是我探索的一种途径。油画这种绘画语言是外来的,前辈们付出了很多,我们这一代更需努力。努力做到油画的高品质,怎样把中国的人文精神和审美情趣注入其中。大家通过我的作品《牧童》可看出我的尝试,这幅画渗透着中国人一种传统的价值取向。

雪:你从整个构图、色彩等方面还是运用了比较传统的表现手法。

罗:是这样的。既然是写实油画就要努力使之纯正、精典。

雪:是啊!我说你对传统的、精典的非常依恋。

罗:不仅仅是依恋哪,而是酷爱了。

雪:有时观众有一种左右为难的倾向。所谓左右为难就是说有些时尚的、流行的东西可能接触多了,突然看到一种纯正的、精典的、本源的一些油画作品,他们会有些内心的左右为难。

罗:这种为难其实是暂时的。现在人们审美也好,价值取向也好,其实很盲从,缺乏耐性。在文学界有什么街头文学、快餐文学。大众文化等等概念。其实绘画界也有这些。是要有阳春白雪,也得有下里巴人。不同的审美阶层;就看你把自己定位在哪个阶层来审视艺术了,其实它都成立。我认为不论是形式还是内容允许不同的声音在不同的舞台表演;这才是百花齐放的局面。

雪:谈到人们的困惑和左右为难,我觉得还是了解和认识的问题;一种审美的价值取向问题。他对艺术真正的了解到什么样的层面上,因此,他会被表面上的一些美术界的动荡所左右。因而,他对一些精典的、传统的艺术就有点遗忘,或者是片面的理解。

罗:有些人就是根本不了解。有一种现象,人们更容易受他人的影响和左右。

雪:从众心理。

罗:这种从众心理是否正确有时难于判断。有这么个现象较普遍,画了一辈子的画也没有自己的面貌。我觉得这是缺乏艺术主张造成的,人好学是好事,但要善学。你的艺术主张要鲜明。当你没有了明确的艺术主张,你的艺术生命也就死亡了。作为观众你也要有自己的艺术主张;有了主张自己就不盲从了。

雪:写实油画传入我国已有一个世纪了,它的鼎盛时期(从最近的时期来说)是70年代到80年代,应该是写实油画最黄金的时期。

罗:其实文革时期也不空白,只是政治色彩浓一些,口号性的多一些,但它的语言还是写实的。

雪:为什么70、80年代写实油画那么的盛行呢?

罗:应该说从80年以后,经过文革时期;人们的束缚被解放了,思想被解放了。改革开放初期外来的、精典的文学艺术首先涌入;并且当时的社会主义建设热潮也促使画家们去表现火热的生活,那时人们的思想还比较单纯,追求“真”的这么一个过程。

雪:也就是说,人们远离精典的艺术的时间太长了,人们完全处在一个审美饥渴的状态中。突然之间古典的、精典的欧洲文学艺术一拥而入,人们一股脑的吸纳、拜读,处在一种狂喜的状态中。

罗:是的,美术方面也是这样,大家缺少美的时间太长了。突然有这机会,时代的来临,人们对美的、对知识的吸纳就是一场恶补。我小时候就大量临摹了一些古典的写实油画。

雪:罗老师,你就是上世纪60年代初出生的,应该说感受非常深。

罗:可以这么说我是当时的一小分子,大少年。我当时不仅读了一些文学古典名著;而且还临摹了大量的古典名画。只要能找到的画册、图片、画报各种出版物,有机会是不会放过的。特别喜欢俄罗斯巡回展览画派的作品;还特别喜欢安格尔及十八、十九世纪新古典大师们的作品。

雪:那个时代的新古典绘画。它把写实绘画已经发展到了一种极致。

罗:是一种巅峰,这也是人类最为灿烂的精髓文化艺术。我认为既然我们要学习油画继承油画就应该把油画的精华最纯粹、最彻底的学到手。

雪:八十年代是写实油画的黄金时段,非常推崇写实油画,有很强的影响力,有广泛的受众群。罗老师你是学版画的是怎么画起油画的呢?

罗:在美院学习时,有两位教色彩的先生影响了我。一位是邵静坤先生;另一位是魏祖荫先生他们改变了我的人生。虽然我的毕业创作版画作品《塔》被中国美术馆收藏;版画作品《影》获全国第七届美展铜奖,并被中国美术馆收藏,但是我从骨子里还是对油画情有独钟。我更喜欢那些入木三分,深入刻画,绘画性强的东西,版画不能直接使我在创作过程中释放感情。

雪:对有些人来说,出于对现实的考虑,我的版画很好,并且在全国获过大奖。继续在这方面发展也许会不错,不论是名和利都是较明智的选择;但你选择了油画让别人不可理解,你还是遵从了自己的内心。

罗:我只能选择这条路才能达到对古典艺术的痴迷。

雪:那么写实油画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那种强大的影响力,对你来说也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当时你比较喜欢谁的画?

罗:我非常喜欢靳尚宜、罗中立、等一批前辈的画,象《我的父亲》、《钢水汗水》等优秀作品,很好的表现了那个时代。他们都比我大十到二十几岁,他们有下乡的经历;他们有文革的经历;他们有苦难的经历,他们有大量的好作品。从油画传入我国以后,这个时期确实是一个黄金期。从中国油画长河来看这个时期也只是油画的一个复苏期,真正的中国油画的高峰,或者说它的鼎盛期还没来临。八十年代的创作人文、社会环境比现在要好,人心不浮躁,人们还说真话,不像现在被市场啊;时尚流行啊所左右。现在人功利心太重。

雪:那时的画家和他们的作品创造了写实油画的黄金期,是不是给你烙下了深深的烙印,你当时是怎么想的?

罗:其实就是对写实油画的喜好和痴迷,出发点、根本的也就是想用写实绘画方法来表达对社会的认识和对古典美的追求。它确确实实影响了我的艺术道路和我的人生。看到那么美;那么好的作品,我也有去画去表达的欲望。我用了十年的时间去解决写实绘画的技术问题,这十年我几乎没参加任何展览。

雪:十年,应该说从八七年到九七年,这十年你的功力应该是打造的不错了;最起码完成了自己要求的那些基本功。

罗:至少我能够用写实的语言较好的来表达我的思想和想说的话。

雪:当你自认为能够非常好的完成一幅作品的时候,写实油画却面临着非常窘境的状态,走入了一个低谷。九七年以后,随着国门的大开,人员的流动,西方当代的一些东西不断的涌入,就象你说的那些抽象的、图片的、装置的、行为的五花八门的声音越来越高,这时人们好像都看傻了。“傻了”来形容当时的情形这个词准确吗?

罗:这只是一种表象。现在的信息量太大了,不是缺乏信息,而是信息垃圾太多,人们需要屏蔽和筛去许多的垃圾信息;美术也是这样,需要去伪存真。

雪:我们一直在追求的写实绘画,突然发现被一些新的、嘈杂的声音所覆盖,大有被吞食的感觉。

罗:这是一种假象。当今的人类社会,由于信息科学的发达它变得越来越小,信息交流越来越快,不同的、各种声音都很强劲,在这种来自各方强劲的噪音下,似乎写实油画的声音就不那么高亢了。

雪:在九十年代对写实油画确实是一个致命的打击;因为它刚刚复苏。

罗:其实这正说明社会进步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怎么体现,你得允许不同的声音在这个舞台上都能发出。

雪:但是,当时写实油画确实被一股强劲的外潮所冲击。特别是年轻人认为写实油画过时了;因此,纷纷的用各种抽象的、图示的、符号的等等形式来尝试。

罗:如是乎!就出现了当代艺术的大跃进。我们知道人年轻对新鲜事物好奇,接受的就快;对所谓老的、精典的、高难度的东西天生就容易排斥。

雪:其实写实油画在七、八十年代人们也觉得很新;对传统的中国画也觉得很旧了。

罗:当你没接触,没研究、没接收时,自然感觉新鲜;当你研究过后,就会从繁杂的表象中去伪存真,去关注那些美的、最根本的、最人性的、最精华的,这是人类的天性使然。

雪:我想说九十年代的时候,写实油画进入了一种尴尬的境地;或者说是低谷。年轻人认为我不必象你这样磨针去磨十年,也就是说可以在技术上忽略;我可以去表现我的思想、我的激情,我可以走捷径。

罗:是啊!有一些这样的人想急于成功,这种思潮也迎合他们。

雪:那么,你作为当时的年轻人受到影响了吗?

罗:受影响了,这种影响是什么呢?我去接触、认识、思考、筛选。

雪:那么,你尝试过吗?

罗:尝试过,形式的东西尝试过,但是我在这方面比较迟钝;并且我也不喜欢。

雪:为什么?

罗:对于我来说,不是他人。我认为它不美、不纯正、并且它背后的积淀太少,它很直接属于快餐化的。人们常说:“冲击力”“抓眼球”之类的话,它所强调的这些不是我所追求的;我更追求绘画当中内在的东西,它的品格、品质。

雪:所以说,你还是认为写实绘画是最经典的艺术;也是最能留下来的艺术,你就坚持了。

罗:对啊!因为它是最美好的,它经过了六百来年时间的洗礼!从欧洲到美洲再传到亚洲,对我们来说,虽然他是外来的艺术,可它越来越融入到中国的文化之中。

雪:不过写实油画能坚持下去,我认为是一个很不容易的事。

罗:我觉得做什么都不容易,持之以恒把一件事做好,做到极致就都不易。因为人这一辈子诱惑太多,经不起诱惑你就容易误入歧途;就会失去奋斗的目标。

雪:那么选择了一种绘画形式,也就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也就选择了一种精神方向。

罗:也就是你的人生追求。

雪:你要追求高品质的、经典的、和谐的;而且有博大精深的内涵,表现更丰富的艺术。

罗:是的。

雪:可是写实油画家首先要勤奋,能吃苦,耐得住寂寞。

罗:是的,写实油画它需要时间,需要周期,要比那些一挥而就的东西花费的时间更长。你既然追求精致、高品质,就要投入一定的劳动,一定的时间和情感的投入。

雪:在2005年写实画派的作品以群体展出。陈逸飞、杨飞云、艾轩、王沂东等人成立了中国写实画派。他们的集体亮相是一种标榜,真正好的写实油画是永远不会过时的。

罗:它是一个标志,它在中国当代美术史上,特别是油画史上将翻开新的一页;它将影响今后油画的走向。

雪:2007年在上海举办的中国写实研究展,它的展名起的就非常好—“精神与品格”

罗:既有内在的价值取向的一面;又有绘画品质的一面,也是写实油画追求的一种境界。

雪:是啊!当下人最需要的一种境界。

罗:所以我说:坚持高品质是不会错的,写实油画也不会过时的。大家都想创新,也试图在创新。但你的所谓创新就是创新吗?

雪:你连技艺都没有哪来的创新?

罗:创新的前提就是你必须具备创新的手段,手段是什么?就是你的技艺。既然是绘画就牵扯到技术问题,没有了技术或者说技术不过关,就谈不上创新;你的这个创新其实也就成了海市蜃楼了。

雪:罗老师跟你第一次交谈时,你就谈到人们其实最根本的东西还没有掌握了,何以创新。

罗:基于这一点,我也在经常的补课,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在前辈的土壤中去挖掘吸收营养。

雪:你这么多年的坚守,说明你有这样的信念在里面;那么现在写实油画的处境应该说有些好转了。

罗:现在比较好,我想会越来越好。前几年的现象只是美术当代史上的一个小插曲。

雪:艺术这东西没有什么过时不过时的,只有好与坏之分,艺术家本身关注的是什么?

罗:水平。这个“水平”就很有含意。“水平”其实就是品质。

雪:罗老师,通过你的作品我们了解了你的艺术主张和艺术追求。你也有二十多年的绘画经历了,你有什么个人的感悟和体会呢?

罗:不论做什么事,从事什么行业,首先要踏踏实实甚至是按部就班的去做。对你认定的目标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做好一件事,人生是短暂的,能把你追求的目标不断的趋近,不断的实现,也就是比较理想的人生曲线了。

雪:罗老师,关于名和利你不考虑吗?

罗:你考虑也没用,这不是你能够掌控的。你只是对着画布的艺术农民,你只能掌控这片土地,耕耘好它,使之有好的收获足矣!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