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博报

方力钧:行走在生活与艺术的边缘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1-02-28 18:19:11 | 文章来源: 刘淳的博客

文\刘 淳

一颗铮亮的光头,一对醒目的扇风耳,构成了艺术家方力钧的基本面目特征。可以说,他的肖像很容易被漫画——一颗尖尖的光头和一对扇风耳,其他“零件”都可以舍去。若是往前推上百八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这样的形象几乎没有任何特别之处,那时候的男人都是这模样。虽然今天光头遍地开花,但在方力钧的身上就显得非同寻常,就是这样一个光头,汇聚并传达出一个具有圣徒和艺术巨匠的诸多密码。

看似不修边幅的光头,呈现出罕见的朴素自然之态,意味着与当下大多数男人拉开了距离,是跳出庸常最外在的体现。一般而言,人们见到这样的形象第一反应就是“艺术家”,若有幸倾听其深邃和睿智的谈吐,会进一步认为“这是一个了不起的艺术家”。人们总是在不经意中,将光头与艺术家的身份紧密联系在一起。

关于男人的光头,罗兰·巴特认为寓意着“这个人脱离了我们世界的日常规约”。关于方力钧的光头,在过去20多年的时间里,他曾遭遇到千百次质询。他总是不厌其烦地解释:是年轻时候的一种心里叛逆行为。后来,他的解释多了一些浪漫色彩,他说:春天到来的时候,我在第一时间感受到春的雨露,雪花飘落时,我同样在第一时间感受寒冷的降临。这样的解释使一颗普通的光头充满诗意,浪漫得像春风在阳光下呼呼作响。无论如何,光头是男人脸上一道引人注目的景观。在人们的潜意识里,它与艺术、不羁、沧桑、自由,仙风道骨和高深莫测等概念密切相关。在女性的眼光中,其蓬勃和外向的特质,还意味着成熟、深情和性感。至少,在我们今天这个时代,它具有特立独行的标志和品牌意义。

2009年,方力钧在台北市立美术馆、德国比利菲尔德美术馆和广东美术馆先后举办三个大规模的个展,为沉寂的中国当代艺术增添一道道靓丽风景。2011年,方力钧在北京今日美术馆和重庆坦克库当代艺术中心举办了两个重要的个展;在南北两地集中展示了他在2006年以来的大量新作,是观众看到了这位在全球有着广泛影响的艺术家今日关注的问题和作品发生的变化。重要的是,他制定已久的全球大学巡展项目正式启动,10月13日上午,山西大学美术馆前聚集数千人,以艺术家名字命名的“方力钧”文献展在这所有着百年历史的校园隆重开幕,在深秋的阳光和掌声中,方力钧从山西大学校长手中接过“山西大学客座教授”的聘书。历时22天的展览,吸引了近7万山西观众,各大媒体争先恐后给予报道,而且,多家报纸整版推出,对于一个艺术家来说,这是绝无前例的。许多观众从山西的四面八方专门赶到太原,还有观众从西安,河北、河南等地专门赶来。厚厚的6本留言,记录了不同年龄,不同经历的人对这位艺术家的景仰和爱戴,那6本留言,浸透着许多观众的热泪。一个不知身份的中年女子,在展览大厅摆放方力钧画册和书籍的桌前,坐了整整两天,开馆而来,闭馆而去,默默无语,在一个本子上耐心的记载和书写。一个只有4岁的儿童,在留言本上写下歪歪扭扭的“方力钧”,很多观众看到这几个字,被感动的潸然泪下……

方力钧在中国传统文化最深厚的地方接受了检验,他的作品在当代艺术最贫乏的地方播下了种子;对于山西,在转型时期呼唤方力钧这样的艺术家。方力钧大学巡展的起航,给落后和封闭的山西打下了深刻烙印,也写下的了长长的故事。成为2010年山西文化艺术的重要事件。

在今天,如果仅仅把方力钧定位于一个画家是不全面的,事实上,他的事业横跨于绘画、雕塑、装置、出版、电影等许多方面,并将其互为借鉴整合,推陈出新。2007年,他在上海美术馆举办的个人展览上,有一件装置照片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艺术家用一些软质材料做成人,然后将这些软质材料的“人”塞进不同粗细的玻璃管中,透过玻璃,我们清晰地看到那些“人”在管中被挤压之后的扭曲状态,给观众一种视觉震撼。有智商的观众会通过这些作品看到自已的身影,看到自已在当代社会中最真实的生存状态。还有,他的那些同样用软质材料制作的头像,一件件被压在玻璃板下,也是一种被挤压之后的扭曲和变形。艺术家要表达的话语可谓不言而喻。

如果认真地观赏完方力钧的全部作品,就会感到这些作品的作者,是一个真正自由的人。一个浑身燃烧着热血但笔端却极为冷静的人,一个高举个性旗帜却拒绝尼采式的个人主义的人,一个勇于质疑社会却更勇于质疑自我的人,一个不断创新却又极其遵守艺术法度的人。

在中国当代艺术家中,方力钧是“退回个人化立场”的意识觉醒得最早、也是最强烈的艺术家。在他看来,艺术家必须“退回到他自己的角色”中,这个充分个人化的立场,使方力钧拒绝了另外的两个角色:“人民的代言人”和“社会的良心”。20多年之后,他始终站在充分个人化的立场上发出真正属于自己的声音,包括观众热切关注的声音。

以艺术家的心理感受代替画面上的某些情节,他无意描述故事但又随意编造故事。充分的个人化立场使方力钧的艺术创作超越了种种苍白的概念、观念与模式而充满实验性与原创性。这种长期的沉浸,使他确立了一种高品质与高视野。这是任何庸俗评论者用语言难以解释的。

每次与他谈话或闲聊,如闻“天乐”,都使我感受到面前坐着的是最有活力的灵魂。而他每每出现的作品,都充满新意。方力钧是一位用脑袋从事创作的艺术家,有叛逆却从不叛变。无论是艺术创作还是为人,一路走来始终如一,坚定从容,阳光灿烂。

方力钧作为中国当代艺术的杰出代表,他的作品很多人看得懂,无论哪个时期的作品都如此。其实,对于一些观众,看懂看不懂并不重要,他的作品,范儿在那儿隐喻也在哪儿,确实也有观众看不懂——但是,还能看出艺术家的范儿。我估计会有人对他说过:老方,你的画看不懂……老方也许会说:不懂就别看!如果没人劝说,方力钧可能会把作品搞得让观众懂一些,但是,一旦有人劝,他就会固执,我就这么着,你爱懂不懂。

仔细观赏方力钧的作品,画里画外,洋溢着一种霸气。他不和你讲理,也不和你说理,这是他的性格决定的,谁也怨不着。其实,方力钧的作品非常简单,他不想把画面搞得那么复杂。或者说,绘画本不应该复杂,无非是好的内容和梦境,通过这些吸引观众全身心的感受艺术家要传达的东西。我想,无论什么题材,都应该具备这两点,但许多艺术家,一生并非懂得,方力钧做到了。

2006年以后,方力钧创作了一批巨幅油画,还有许多组画,那些作品一扫以往的霸气,他在与你耐心地讲说一些在现实中或许被你忽视的事情,他不但从哲学的意义上讲,还从社会学或者其他什么角度与你聊天……每一位观众在认真观赏完他的作品之后,内心都会产生某种沉重感,或许,回到家中会发烧上火大便干燥……我敢说,这是一批非常好的作品,几乎受到艺术界的一致好评。2010年冬天,在重庆坦克库当代艺术中心,每天有那么多的观众前来观看他的新作,成为这个并不寒冷的冬天人们谈论的一件大事。

我对方力钧的艺术一直有着很好的印象和感觉,他具备在艺术创作上的各种能力,每件作品的准备工作细致、认真而到位。可以说,他的作品几乎都是哲学艺术,有隐喻,不管谁看了,都会驻足思考。方力钧有足够的驾驭画面的能力,在今天多如牦牛的艺术家中,方力钧的能力是超一流的。现实生活可能与他的画面相差遥远,但人的精神和心灵层面的东西就是画面描绘的样子,虽然精神和心灵层面的东西与现实生活不一样,但在方力钧的作品中,确实具有高度的真实性。

在方力钧的作品中我们看到,不真实的东西往往是最真实的——因为,艺术家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在面对现实社会的时候,他没有受到意识理性的束缚和制约。从当代艺术的角度上说,方力钧是一个在现实环境中能够发现艺术、并且通过艺术的方式表达其思想和立场的艺术家。如果说,方力钧早期的作品透露出一种不容商量的霸气,那么今天的作品,流露出一种不厌其烦的耐心讲述;从这个意义上说,他的艺术发生了变化——这是一种崭新的创造。也是新的高度和超越。

方力钧厚积薄发,用几年的知识积蓄和艺术储备,在过去的两年之内连续举办个展览,无论在中国还是世界任何一个地方,还没有一个艺术家具有这等魄力。2011年5月,西安美术馆将为方力钧举办建馆以来规模最大的展览,西安美术馆馆长杨超对我说,我们将以最认真的态度和最高规格做好方力钧的个展。让陕西观众了解当代艺术,同时也让方力钧和中国当代艺术再次接受传统文化的检验。这个展览,对艺术家方力钧来说,也是一个新的挑战。

方力钧在生活中思考艺术,在艺术中关注生活,在过去的20多年里,他始终行走在艺术与生活的边缘,走的潇洒,走得从容,一路高歌………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