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寒对话陈丹青(下)
文章来源: 优酷 | 片长: 00:20:53 | 上传: 2010-02-08

 

 

 

韩寒

 

陈丹青

不爱上电视的韩寒和艺术家陈丹青,两个来自上海的艺术家,就中国两个最有魅力的城市上海和北京展开了精彩的对话。

北京是城,上海是滩,北京的城市象征是城墙和城门,是天安门和大前门,上海的城市象征则是外滩和东方明珠电视塔。上海和北京都是移民程度很高的城市,开放程度和兼容程度都极高,包容量和吞吐量也极大。让两个对上海和北京都了解的文化人来谈谈这两个城市,无疑是有趣和好玩的。

出国多年的陈丹青说自己已经不太了解现在的上海人了。作为骨子里还是上海人的他,更加喜欢今天的北京。因为嫌上海的油画不厚重,崇拜北京的陈丹青在1977年恢复高考时拒绝了浙江美院,从上海考到北京的中央美院。几年前,从美国回国以后,陈丹青发现自己越来越不喜欢今天的上海,"我觉得上海从前是很泼辣很有生气的一个城市,今天的上海越来越乖,比较不安分的人都到了北京。家在上海的他被朋友说是"不像上海人"。

韩寒是怀着崇拜的心情到北京的,在这个城市他觉得自己很失败。作为一个自由作家,他在拒绝复旦大学的邀请后,就去了北京玩赛车,在那里呆了一年。"当时我在北京什么事都干过,我唯一北京学到就是一些赛车的技能,因为当时喜欢开车,在朋友的改装店改了自己的车,开车的时候在新华门开,长安街没有地方调头,开开新华门,就去门口调个头。呆到后来,呆不下去就回上海了,现在我合作的地方全都在上海。"

在今天这样一个巨大动荡的时代,对正在大拆大建的上海和北京,韩寒和陈丹青都表示自己的不满,有着文化乡愁的他们更喜欢从前的城市。

陈丹青说,"我现在对上海很矛盾的心情,虽然对它还是很亲切,但我小时候的上海也已经没有了,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人也不一样了。在文化建设上上海很着急,它在这方面的影响和它的地位不相符;北京这方面应该说是比上海好多了。

成长在农村的韩寒则目睹了家乡的变化:“我老家在上海金山,那边的村庄基本上都已经拆完了,建成的都是一些化工的企业,我们家都没有拆掉。虽然现在好多人在等着在拆迁,然后去做一个城里人。我觉得一个人一辈子连一套老的房子都留不住的话,我觉得挺可悲挺受打击的。”

相互表杨

陈丹青表示自己看过韩寒的一些文章,非常喜欢。他眼里的韩寒和以往的人不同,80年代出生的他身上有一种新的人格:做自己。我行我素,不卖帐,讲话又很有脑子但是有个性,个人很真实。

"我很高兴看到新一辈的上海人,韩寒的成长年代,可是在我来说已经进入中年了,但我很愿意听他讲话,这样我能学到很多我不知道的事情。韩寒通过他的博客谈了很多大问题,谈的那么好,我谈不了那么好,在他这个年龄看世界看周围看国家发生的事情,他能说出自己的意见。

通常我们在谈国家大事的时候有一套语言,到他这一代语言的套路没有了,完全是个人的语言在谈国家的大事。他写每一次稿子我都会很认真看,我不断会,会说出一些很有意思的话,很诚实但是很锋利,很有趣。"

韩寒说自己虽然和陈丹青不认识,但因为看过他的文章,感觉中已经和他是好朋友了。"我们谈话可能大部分人觉得可能会有比较大的分歧,或者会有比较大的代沟,其实不一定的。代沟我觉得存在于相近的岁数中,比如说差5、10岁有代沟,有的时候差40、50岁说到一些东西的时候反而没有什么代沟。差的近会去寻找刻意的不同,差得远会寻找刻意的相同。我们聊很多话题上面,的确是没有分歧的,大家的观点都差不多,没有什么分歧。所以我也很同意他很多时候说的一些观点。我就觉得对于媒体来说,肯定是希望出现一些很激烈的东西,我相信做电视的肯定恨不得当场打起来,有什么不同观点的地方争的面红耳赤,但是其实我是不喜欢这样,我本人其实是一个挺随和的一个人。"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