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我们将迎来建党90周年,红色题材绘画无疑将成为市场的焦点。而从2010年的拍卖市场上来看,红色经典已经成为了拍卖市场上的“宠儿”。
红色经典屡创佳绩
在2010年的中国嘉德秋拍中,李可染在1959年创作的《长征》镜心成交价达到了1.075亿元,创造了中国近现代书画成交记录。值得注意的是,这幅作品曾经出现在2000年中国嘉德秋拍中,当时的成交价为154万元。
李可染以长征等红色事件为题材创作的画作,在拍卖市场上并不少见。但这幅作品最为与众不同的地方就是其具有非常的气势。无独有偶,在2010年拍卖市场上,陆俨少在1977年绘制的《朱砂冲哨口 重上井冈山 镜心》,估价80万至120万元,成交价达到了571.2万元。《朱砂冲哨口》是陆俨少上世纪70年代重要作品,描绘井冈山等革命圣地的作品成为陆俨少上世纪70年代的主要题材,其在“文革”前形成的自家面貌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变化。
大好河山大有看头
所谓“红色题材”,主要是指1949年至1976年间采用现实主义手法创作的一批反映中国革命历史和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主义建设的作品。它们带有特殊年代的印记。对于许多收藏者来说,收藏红色题材绘画的时候,总喜欢画面中有领袖人物的,但事实上有时那些以祖国大好河山为题材的红色经典绘画作品,往往更受追捧。
美是难的,一幅山水画更是如此。而描绘红色题材的山水画,更是能予人以新而美的感受,一方面是由于画家深入生活的结果,另一方面是钻研国画传统的结果。画作清雅之中含有苍沉,用笔、用墨、设色、构图等多见巧思。当时许多画家在前辈的影响下,探索国画写生的道路,行万里路,壮游名山大川,参观工农业建设工程和革命根据地,深入生活,扎根时代,在自己原有的风格基础上,不断吸取新的营养。
许多画家往往会因为一个红色题材绘制多幅画作。由于时代的不同,这些画作的风格往往会不同。就拿李可染的《长征》来说,李可染在1978年也创作过一幅。1977年,李可染做完截趾手术后,很艰难地登上了井冈山。他对井冈山的最深刻的感觉是树太密了,既不露土也不露石,对山水画家的挑战极大。为了对付这一挑战,李可染后来发明了“密林烟树”画法。进入上世纪80年代,李可染还画过井冈山,基本构图和画法没有多大改变。因此可以说,这幅《长征》中的山水是李可染一生写生山水的集合,融进了平生经历。他用自己走过的千山万水来表现当年红军走过的万水千山。
收藏看重“气”与“势”
画家在创作的时候,一般是先行布局,然后落笔运墨,最后才看它的气韵是不是生动。相反地,在鉴赏的时候,它的先后次序和创作时恰好相反,是先看画的气韵是不是生动,再看布局、笔墨、形象和色彩。“势”在中国画的章法上很重要。所谓“势”,是一种形象的运动感。势与透视的表现有关,有些景物,通过透视,表现出它的气势。如“山欲高,仰视之”。画山水不能画成园林中的假山或盆景,要画出大山大水的应有气势。从已经过世的国画大家来看,像李可染、石鲁等,无疑是其中的代表。像石鲁有一幅《高山仰止》,在2010年嘉德春拍中成交价为3192万元。
创作于1959年的《高山仰止》是石鲁的国画巨作,画面雄奇壮美,用笔矫健,水墨淋漓。这件作品曾经为陕西省庆祝建国十周年的美术展览会的展品,是他在同一时期为中国革命博物馆所创作的巨幅国画《转战陕北》的姐妹篇。这是一件气势磅礴,意境阔大的巨制,是石鲁不可多得的巨作。类似的画作无疑将成为今年市场关注的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