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演出

京台文化节“搭台” 两岸项目自由“互市”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0-06-29 16:50:03 | 文章来源: 北京商报

数月前在台北世界贸易中心落幕的“2010年海峡两岸文化创意产业展”,创造了现场销售19万元、签署合作协议1755万元、达成合作意向3000万元的纪录。而不久前赴台商演的张艺谋(在线看影视作品)“鸟巢”版《图兰朵》,也成为有史以来海峡两岸共同合作的最大规模的文化盛事和两岸社会共同关注的文化热点,演出两场更创造了八成的售票率。这一切都证明着两岸文化交流更加深入,彼此的市场嗅觉也越加敏锐。北京市台办负责人告诉记者,由此,今年京台文化节,政府全力推动也将渐退幕后,彼此都是通过市场标准进行的双向选择。

《四世同堂》在台湾启动首演

虽然不属于“京台文化节”期间演出的话剧,但话剧《四世同堂》却属于北京演艺集团联合出品并准备向台湾市场推介的重点剧目。据悉,《四世同堂》也已确定赴台湾首演的推广策略。

作为老舍最重要的长篇小说作品,《四世同堂》在两度改编为电视剧之后首次走上话剧舞台,国家话剧院、北青文化、北京儿艺这三家北京演艺界的大“推手”将强强联手打造这部巨作,编导是田沁鑫。

该项目负责人楚志勇介绍道,话剧《四世同堂》的资金由几方共同投资,总投资额度(加上宣传推广费用)已经超过千万元,且已经制订了庞大的巡演计划。投资制作方大胆地确定了首演地点在台湾,这也是内地舞台演出项目第一次在台湾首演。“对《四世同堂》这样大制作、全新创排的话剧,根据以往舞台运作的经验,从创意策划到组织排演班底,再到正式演出,过程是很长的,最少也得两三个月。”楚志勇说,但为了市场前景,很早就要开始宣传,通常这时候可能什么“料”都没有,甚至连演员的定妆照也没有呢。所以“搭乘”此次京台文化节期间征集赴台商演项目的“东风”,确立了去台湾首演的策略,“这在两岸肯定都会是非常大的文化热点”。

为了这个台湾首演,制作方还推出巡演加展览形式,首次深度推介老北京文化。在剧目赴台湾首演前一周开幕一个民俗展,并且此后这个展览将与剧目各站巡演同期、同地进行。三大戏剧院团联手制作和推广,也各有分工。楚志勇说,国话主要负责剧作改编制作方面;北青文化有强势的传媒资源,会成为宣传第一阵地;北京儿艺是全国第一家改制的文化单位,在市场运作上有丰富经验。在往外地推广过程中,他们还是选择了“卖断演出权”的方式。“这个戏剧的演出身价肯定比一般话剧高一些,因为有很大投入,所以风险很大,采取‘发包’的形式,可以规避很多的风险。”

因市场考量三项目“流产”

北京市台办刘辉介绍道,此次京台文化节本来计划引进8个项目,最后只完成5个项目。根本原因是,京台文化节前几年的设计角度类似政府的“大包大揽”,但现在转变成企业自己经营,京台文化节以后的方向也就变成“搭台”了。

说起几届京台文化节的“锤炼”过程,刘辉觉得,虽然现在双向的项目运作还没达到完全市场化,很多项目筛选标准还带着很强的文化交流的目的,京台两地也还没有到人员往来特别频繁、项目推介特别透彻的地步,但已经有市场化运作的需求出现了。所以,此次他们也争取把所有项目都按市场化方向处理,比如人员接待上,除了给相关单位一定补助和对京台文化节整体活动的包装宣传外,其他承接什么项目都由企业自己评估,运营也由企业自己负责。“政府搭台的作用还是很明显的,企业自己接台湾的演出项目,也许演几天就完了,形不成集聚的关注效应。但整合成一个平台进行宣传之后,关注度就会完全不一样了。”

两岸文化项目“互市”

“由双方自由接洽、市场化地选择,肯定比原来由政府全力出资出力扶持要好吧。”刘辉说,像国家大剧院,此前就邀请了台北国乐团过来演出。对方艺术水准在业内都知道很高,但内地老百姓对他们不了解,台北国乐团也愿意过来拓展市场,经过双方运作,保持了八成的上座率,这个成绩就很不错了。“如果作为交流演出项目过来,政府要为此负担庞大费用。”刘辉说,事实上,尝试推动商业演出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果。比如此前台湾著名的话剧导演李国修,去年他的《莎姆雷特》参加了北京戏剧节,但内地观众对他根本不了解,只知道他说了一句“台湾不止有一个赖声川”,但现在据他了解,业内很多人士对李国修已经比较了解,今年李国修又带了个小剧场话剧《三人行不行I》,在京台文化节期间“搭台唱戏”。

据悉,北京市台办作为“中间人”,也将在此次京台文化节之后,于今年下半年把内地一批优秀的演出项目推介到台湾,由对方的演出商筛选。北京演艺集团负责对二级单位的申报项目初步筛选,下属各单位都特别“隆重”地准备了全套视频和详细资料,让对方演出商选择。北京儿艺的《你看起来好像很好吃》、《宠物总动员》、 《锡兵》、《海宝》,中国杂技团的《SPLNDID·一品一三绝》 大型情境杂技晚会、《杂技魅影》大型杂技晚会、《再见,飞碟》杂技音乐剧等5个项目,中国木偶剧院的《猴王》一、二部,以及北京歌舞剧院的6个民族节目都通过了初选。商报记者 郑洁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