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演出

专访导演林奕华:他的N种表情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0-12-29 15:09:14 | 文章来源: 搜狐娱乐

剧场是我了解自己的一个方式

搜狐戏剧:从2007年你的《包法利夫人们》到最新这部《命运建筑师之远大前程》,你近年到内地的四部戏清一色是都市题材,大陆观众对你的了解也比较局限在这几部戏。你最早是“进念-二十面体”(香港前卫剧团)的成员,现在有自己的“非常林奕华”(林奕华的工作室),早期作品风格与现在大相径庭,这之中的转变有何原因?

林奕华:我是个蛮有趣的人,如果我在穿一个品牌,我发现这个品牌开始有别人穿,那我就不穿了,我会自觉这么做。还有你刚说的创作部分,人生来到某个阶段,可能遇到谁,或许走上一条跟之前完全不一样的路。八十年代我在进念,我们常做你刚形容“前卫”的东西,我们觉得文本性的戏剧给读者太少的反射和思维空间,他们非常被动地看故事。但三十年过去,我们再看现代人生活中看的东西,反而是我们那时候做的。比如现在人看东西通常是用片段的方式,看视频超过十分钟就觉得超长,140个字就是极致。三年前大家经营自己的博客,现在改玩微博。微博140个字,你要达到一抢眼球,二让别人佩服,三你觉得这很能代表你,所以它更像一个“橱窗”。当大家看事情都追求马上有效果、片段式的、快捷的,那我又回去相反的路上,我要讲故事了。现在我们要讲故事的另一个原因是,从大环境来讲,你会发现中国电影都不怎么会讲故事,香港电影就更不用说了。会不会讲故事是一个议题,另一个议题是,观众可能会被现有的文化培养成根本不会听故事。因为故事需要过程,需要时间,现在人常常会要求你“讲重点!讲重点!”。你可以在人生中谈恋爱的时候,两个人一见到就说“来,讲重点!”吗?不可能!谈恋爱的时候,我们之间的要求又不一样了。问题是我们对对方的要求不讲出来,但实际上心里还是希望“讲重点”。这样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没有基础,非常脆弱,他们都是对方期望的反射。我发现如果我们还用二十年前的那种方式,那些戏剧帮不了我们现在的观众,也没法弥补我们这个时代的不足。所以做一个戏剧人,要创作怎样的东西,除了个人喜好,还要看这个时代是不是需要。我常说一个词“Zeitgeist”,时代精神。八十年代我做“同志剧场”,后来做“学生剧场”,到现在我做城市主题的话剧,里面谈到人的孤独、焦虑,我觉得最重要的不是形式,而是为什么它要在这个时候被创作出来。

搜狐戏剧:所以你是否比较认同古希腊时期对于戏剧社会功能的观念,就是戏剧是用来教育人,净化人的。

林奕华:我不觉得是社会功能,社会功能是次要的,重要的是人性。戏剧如果没有人性,为什么它需要由人来做,做给人看,为什么要在一个人的环境里被传诵。社会只是人的群居方式之一,你刚才说到古希腊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他们有一个理想:要提高每个人看事情的眼界。

搜狐戏剧:你写《等待香港》随笔集,你做《东宫西宫》这种政治喜剧,从你的许多作品中传递出你是个有社会责任感和社会理想的人。是什么原因促使你选择戏剧来进行自我表达?

林奕华:是的,第一因为我从小喜欢跟人玩游戏,戏剧永远是游戏。一个戏剧工作者,你要想一些游戏去释放little spirit(小精灵),观众可以在剧院的空气里觉得自由自在.这是我小时候的愿望,今天用我的工作来达成。二是我喜欢思考,容易被看到的事情弄得兴奋。我常思考的原因是,一方面我的家庭教育比较自由,另一方面我的形象也不属于社会主流,我觉得自己不自由,我不能随便拖着一个我喜欢的人的手走在街上,有太多这样的规则、潜规则。所以我常问,为什么我不可以。这种东西陪伴我长大,剧场就是一个表达的空间。第三,这个所谓的“责任”也许来自我谈过太多失败的恋爱,这些失败的恋爱的共通点是,我为什么还没认识一个人之前就对他有那么多期望,这些期望只是我自己的投影。明白这点之后我就问,这些期望是哪里来的?最后我看到,其实身边很多人都是这样。你说的责任感,我觉得一方面我喜欢跟人互动,我又喜欢跟自己互动,情感很需要这种美好的互动,所以剧场就变成我了解自己的一个方式。

搜狐戏剧:在创作中你很喜欢“借题发挥”,以名著为由头去做引申,进而表达你想讲的东西,那么你如何去处理这名著的材料?

林奕华:我做《水浒传》和《西游记》,但这两本书我真的读不进去。但我不是要讲书,而是要讲它的影响。我找到一个把这本书当《圣经》的人,我只要问他问题就可以。下一步我要做《红楼梦》,我自己就是把这本书当《圣经》的人。《红楼梦》这部戏我会问个问题,什么叫“似曾相识”。《红楼梦》对我影响最深的一句话就是:这个妹妹我见过。那是人非常特别的一种东西,他哪里来的这种既有过去又有现在又有未来的感觉。我为什么来,要去哪里,为什么在这里,这都是很好玩的地方。

搜狐戏剧:新版电视剧《红楼梦》引起很大非议,林奕华版会不会有压力?

林奕华:我做“四大名著”都比较抽象,我的《水浒传》讲的是黑帮电影甄选演员,九个人来应征,每个人有一段独白。《西游记》我就分成了四段:人人都爱猪八戒,人人都爱孙悟空,人人都恨唐三藏,人人都是看不见的沙悟净。每段有一个节目,比如孙悟空就是去参加那种超女快男的海选,被评委骂下来,最后被压在五指山下,因为他跟唱片公司签了五百年合约。我是用这种方法来做名著的。我做的东西很难不跟时代发生联系,因为我要呈现的就是时代精神。

让观众与自己面对面

搜狐戏剧:你曾经说过,你们以为我在猜观众想要什么,其实只是他们来陪我度过一段我喜欢的时光。我想知道你理想的观众和观演关系是怎样的?

林奕华:首先你要知道什么叫做观众。有太多人把观众定位成只有一种身份。每个观众在进入剧场之前都有很多背景,是我们不见得了解的。当我做一部戏的时候,我首先觉得我对什么东西感兴趣,我感觉现在有哪些事情是让大家非常困扰的,我把这些困扰编在故事里,呈现在舞台上,希望通过排戏,对这些事物有更深刻的看法。所以我觉得我一定是先帮自己自我启发,然后希望对观众也有启发性。如果真要讲一种关系的话,我希望我跟观众是同学关系,我做一个presentation(课堂演示),然后你来看我做的,你可以去quit(打断/质疑)我的presentation,但是你不要乱quit。我们大家来做一个project(项目),选择一个地点,选择要干什么,然后讨论为什么要这样干,设计好以后就做一个模型,解释给大家听。我的戏剧从结构上来讲一直有种追求,就是我所有戏里的东西都是其它戏里的支柱,是可解释的,所以当同学在问问题的时候,他们不是光看,他们是在阅读,通过阅读产生了跟文本之间的对话,然后把这种对话转化成给创作者的反馈。这可能跟我的另一个身份有关系,我写很多评论,也非常爱看评论。最好的评论是用你的材料、你的方法,用你的语言再说一遍,我要你证明给我看即使是我在用你这些东西,在我的嘴里说出来它最后还是成立的。所以你问那个最理想的关系是什么,当然就是沟通。我希望作品本身可以完成自我成熟的过程。

搜狐戏剧:做剧场的时候你的工作方式是怎样的?

林奕华:打官司。我每次拿到一个题材后,就去收集资料,然后跟工作人员找出这个题材的切入点。但是跟平常你会关注不同的事情有关,我想事情是跳跃的。比如说我那天看《茶花女》,看到阿芒出场我突然间觉得这是个富二代的故事,但是如果今天这个阿芒本身就是个富二代,我找个富二代来演它,那意义又在哪呢。观众顶多会明白原来在茶花女那个年代也有富二代。对我来讲,我会想怎么把它转一下,转成富二代是个女的,有天有个男的来追她,她会想这个男的是爱她还是爱她的钱。当女人开始怀疑一个男人是爱她还是爱她的钱她的样貌,她就有的东西和今天的时代产生关系。所以我喜欢的工作是你有一个想法,但不能永远从一个角度来看这个想法,你要知道这个想法只是个起点,它还需要很多折射。我们太容易进入的一种符号化的思维模式。所以为什么我希望我的戏排出来像侦探戏,因为我没有一出戏不是在跟大家分享一种经验,你了解你自己么,你知道自己就是凶手么,你知道自己就是被杀的那个人么,你不知道其实你死了。我告诉你你死了,然后怎样才能活过来。这个东西表面看不出来,但是观众会觉得很揪心。就像打官司,当你把每个细节都弄的非常清楚的时候,有些人没有办法接受自己就是舞台上那个人。他想逃到剧院里来看舞台上的梦幻世界,但突然间你让他和自己面对面的时候,有些观众是非常生气的。

搜狐戏剧:你工作当中的很大一部分是在剧场之前完成的?

林奕华:不是,我绝大部分的东西必须进入到剧院才可以开始。因为我的戏空间很重要,我都是从走位来讲话的。比如说这部戏有很多男女冲突,剧本只写了他们的对话。但我在看剧本的时候想:两个人怎么对话是让我们看起来最揪心的。我常常看到餐厅里一男一女在吃饭不讲话,你就觉得很难过,他们为什么不讲话,他们没话可讲么,那他们为什么去吃饭。如果可以的话我就去问他,你到底怎么看她,坐两个小时只是在吃饭。所以我要让观众看到的不是剧本里写的那么简单。《远大前程》中一男一女吵架,我就安排他们在吵架时,那个女的其实已经走到别的地方去了,那个男的还看着她原来的位置。等那个女的开始讲话,那个男的其实也不在那边。在这样的关系中,我们都抽离了。现代人有个最大的方便也是人生中最大的障碍就是我想抽离就抽离,我管你。但当别人抽离的时候他会说啊啊,有没有听我说话。所以那种自私和完全以自我为中心,这种东西我必须要在大的空间里我才知道他要如何抽离。比如有一场戏,剧本里说那个男主角对着一幅画在讲话,我想他其实不是在对着一幅画在讲话,所以灯光师把他的影子投到墙上,我们就有两个画面,一个是他对着画讲话,一个就是他的影子,他就是个小人物,但是他讲话的时候却把自己投射的非常大,这种东西也是在剧场才可以看到的。所以我的戏很多时候是三天到五天排成,是因为我只能在静的剧院里用那几天去把所有这些走位,这些镜头弄出来,而且我也不希望我上部戏用过的手法这部戏还继续用。你想找新的,但也希望找到跟这个剧本是配合的,所以两个东西就会构成很大的压力。

【采访手记】林奕华,你个话痨!

早就知悉林奕华的健谈,但这个健谈的程度仍然还是出我意料。一个再小的点都能被他连成线,进而铺展成面,成为自我表达的由头。

他很善于“借题发挥”。

于是这样的访问绝不用担心冷场。于是我准备了一页纸的问题被他一嘴勾销——聊飞了!

写完这篇文的时候,我实在很有欲望大吼一声:林奕华你个话痨!扯东扯西居然还都很有道道,很有意思。

这次采访做得辛苦万分,光录音就整出万把字,素材多到离谱。

于是我只好忍痛把“采访手记”也一再压缩,为的是多腾些地方给“林话痨”。

感谢biaobiao、睿睿、丢丢帮我分担工作。

感谢忍尿看完本文的你。

   上一页   1   2  


相关文章
注: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尚无评论

留言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