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妮-索菲-穆特
微笑
凝神
激情
安妮·索菲·穆特,当今世界小提琴演奏巨星,时隔近5年再度亮相广州舞台,这在本地文化舞台上无论如何都是一件大事。与2006年,与广州交响乐团联袂上演莫扎特的两部小提琴协奏曲不同,前晚,“小提琴女神”在广州大剧院举行的是个人独奏音乐会,与之相伴的,是已经合作了23年的钢琴家蓝伯特·欧尔吉斯。音乐会上,除了4首风格、色彩各异的作品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最令大家兴奋的,恐怕当数在返场环节,穆特十分慷慨地三度加演,一次又一次带给观众惊喜。
震撼:音色音量更胜须眉
前晚,当穆特身着演出海报上的蓝色露肩晚礼服款款步出舞台,全场报以热烈的掌声。一首德彪西的《g小调小提琴奏鸣曲》拉开了音乐会的序幕,这首曾由作曲家自己首演的乐曲有着印象派标志性的明媚色彩。在钢琴g小调三和弦的背景之上,穆特奏出了堪称美艳的主题,在时静时动间,音乐的流动感令人心波荡漾……共3个乐章的门德尔松《F大调小提琴奏鸣曲》是上半场的重头戏。舞台上,优美的小提琴音色以及慢板乐章中小提琴与钢琴的对话都让人沉醉。
演奏时没有夸张动作
相比之下,下半场的两首作品是乐迷更为熟悉的。莫扎特的《降B大调第三十二号小提琴奏鸣曲》同样有3个乐章,是一部相当感人的作品,但其中又不乏急速上下的快速音群和宛若自由挥洒而出的华彩旋律。作为莫扎特小提琴作品的演奏权威,穆特将这首作品演奏得出神入化。作为一位女性演奏家,她在小提琴上所呈现的力度是让人惊讶的,而由此带来的音色、音量都给人以更胜须眉的感觉,没有丝毫夸张的动作,却十足的酷劲与潇洒。
弓弦似要擦出火花
压轴曲萨拉莎蒂的《卡门幻想曲》更可以说是这场音乐会最让人期待的作品,在古典音乐被定为“小众”的情况下,穆特的《卡门幻想曲》专辑曾狂售100万张,时至今日仍有很多乐迷希望能偶遇一张原版。在这首充满西班牙风情的作品中,穆特的小提琴是流淌的河水,时急时缓变化莫测,充分展现了小提琴音色的各种可能性;而欧尔吉斯的钢琴则化作跳动的雨点,完美地融入河水之中,并激起微小的水花,二者的完美结合使得整首曲子浑然天成,令人心潮澎湃。从最初感性无比的引子,到歌剧《卡门》中最著名的唱段,美妙的旋律被穆特以无比戏剧化和充满画面感的方式奏出,作品渐渐进入了湍急的高潮部分,滑音、泛音、跳弓、顿弓、和弦、拨弦……更多的小提琴技巧的巧妙叠加,令琴音更显绚丽多姿、光彩夺目,而穆特不仅左手手指在指板上迅速飞舞,琴弓和琴弦之间也几乎擦出“火花”。看得出,“女神”对这支作品是全力以赴的,在乐段之间,她还不时以汗巾擦拭香肩。
余音:“女神”便装亲近小乐迷
一首《卡门幻想曲》奏毕,全场沸腾了,人们为穆特高超的技艺、独特的演绎所震撼,掌声、叫好声响成一片。第3次返场,穆特笑着告诉大家,她将加演一段选自格什温歌剧的旋律;随着音符的行进,现场的气氛不断升温,穆特也显得兴致很高,又一次的加演让全场观众激动不已,而这一次,是大家十分熟悉的勃拉姆斯的《匈牙利舞曲》第5号。此时,穆特的表情已经不再标志性的肃穆,演奏也显得更加随心所欲,而当振奋人心的旋律又一次激情画上休止符,很多乐迷都兴奋得起身喝彩。正当人们怀疑,音乐会是否就此结束时,穆特和欧尔吉斯又一次来到台前——这次带来的是《匈牙利舞曲》第2号。
音乐会结束后,乐迷们在大厅排起了尾巴拐弯的超长长队,没有抢购到CD的乐迷也围堵在签名台前希望近距离一睹芳容或拍一张近照发微博。当穆特换了一身便装亮相,工作人员不得不严阵以待。走下舞台的“女神”显得很平易近人,不仅和排在最前面的小朋友亲切互动,还尽可能满足每一位乐迷的签名及合影要求。
微观察
高雅演出非要卖高价?
穆特这场音乐会并非没有遗憾。2006年,“女神”首访广州,创下了广州高雅音乐演出市场上的“天价”纪录——最高票价1280元,但仍然一票难求;时隔5年,穆特这场独奏音乐会的最高票价涨至2280元,有些观众显然有点望而生畏了。在现场,记者看到1000元以下的区域上座率很高,而一楼的贵价区域开场时甚至有整排的空位。音乐大师5年才来一次,很多乐迷可能因为囊中羞涩而与之擦肩而过,让人不禁扼腕——这何尝不是一种优质资源浪费?!
“到大剧院看演出的,未必是真正喜欢艺术的。”一位业内资深人士肯定地说,这里已经成为广州一景,不仅是一个演出场所,还是一个观光胜地,就像北京的国家大剧院,很多人走进剧院不是为了看艺术家,而是为了看这个建筑本身。“大剧院开幕以来为广州带来了很多好演出,但是高高在上的票价似乎却将许多普通乐迷拒之门外。就拿穆特来说,她的名气和地位却在多年前就已经到达顶峰,演出费用不可能大幅度上涨,而且,广州大剧院比星海音乐厅多了约400个座位,在人民币升值的背景下,即便大剧院场地费用高出星海十多万元,穆特此次来广州的票价是否就应该如此飙高,也还是值得商榷。”
记者了解到,在穆特之前,小提琴超新星希拉里·哈恩以及钢琴新女王王羽佳的音乐会虽然都是乐迷翘首以盼的,但上座率都不尽如人意。在王羽佳音乐会的翌日,广州一资深古典音乐主持人在微博上发飙,称音乐家和观众都被严重伤害。原来,本该保持私密性的排练走台居然有观光游客闯入,而音乐会现场,手机声、塑料袋声、相机闪光灯等都纷纷出现了。这位主持人说,把门票价位定那么高,只要卖出3成就回本,再多卖就是赚到的做法非常伤害真乐迷和广州的演出市场。虽然不知他说的是否属实,但笔者希望能有更多真正喜欢艺术的人能够亲近大师、亲近高品位的演出。(苏蕾)
对话穆特
她与作曲家
签了“心灵契约”
音乐会之前,穆特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舞台之下,这位“小提琴女神”显得时尚又亲和,一身黑色西服之下,一件桃红色深V恤和一双细高跟鞋让她在干练洒脱之外不乏女人味;回答问题时,她的面部表情十分丰富,灿烂的笑容相当迷人。
艺术不是奥林匹克,没有世界纪录,也没有谁比谁更好
广州日报:您以擅长演奏莫扎特的作品著称,您怎么看这位古典大师?
穆特:对于我来说,他是古典音乐金字塔尖上的作曲家。演奏他的作品很难,因为他的音乐都很纯净,光靠技巧很难表达。
广州日报:古典乐坛每年都出现新星,但您的地位一直无人能撼动,有什么经验和大家分享?
穆特:谢谢你对我的评价。其实艺术不是奥林匹克,没有世界纪录,也没有谁比谁更好。我一直努力成为一个尽可能完美的演奏家,而演奏家是为作曲家服务的,真正能在历史上留名并让人们记住的,永远是作曲家。演奏家必须面对这样的现实,同时忠于作曲家。对演奏家而言,最重要的不是技巧,也不是练习时间的长短,而是与作曲家在心灵上的契约,一旦有了这个契约,就能更好地为作曲家服务,更好地表达他们的作品。
广州日报:未来还希望有什么样的突破吗?
穆特:我希望在曲目上还能不断地完善和成熟。去年秋天开始,我和“纽约爱乐”合作,上演四套全新的曲目。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完成了前三次的演出。我希望通过自己不断的演奏,能更好地感知音乐,成为更“完整”的音乐家。
广州日报:您为什么很热衷于慈善呢?
穆特:艺术家通过表演去赚钱是天经地义的,我们没有理由去饿肚子。与此同时,艺术家也有义务回馈社会,我们有比别人多的机会做慈善,我希望能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去传播爱。几年前,中国汶川发生地震后,我的基金会就曾给予经济支援。
对音乐家而言,最重要的是艺术造诣,市场营销只能锦上添花
广州日报:您怎么看近年来古典音乐的发展?
穆特:近些年,古典音乐更重要的,似乎是市场营销。同时,大众媒体的发展让更多人可以大量获取古典音乐的信息。中国现代的古典音乐的发展也很不错,出现了很多有潜力的音乐家,这和中国的音乐教育体制很严格以及家长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培养他们有关系。
广州日报:这几年的确有一些商业包装很成功的古典音乐家,他们的演出票价已远远超过同一水平甚至更高水平的音乐家,您怎么看?
穆特:这种情况的确是有的,这就是人生,总有不公平的地方。但是对音乐家而言,最重要的还是艺术造诣,市场营销只能是锦上添花。观众的眼睛还是雪亮的,如果功力不够而过分商业包装,那么一定走不长远。
广州日报:说到从小让孩子学习音乐,您作为两个孩子的母亲是否也是这么做的?
穆特:当然!我的两个孩子都是从五六岁开始学习乐器,这是小孩子最常见的开始接触、学习音乐的年龄。他们都是从钢琴学起,现在儿子还是在学钢琴,而女儿之后转了长笛,不过,她现在更主要的兴趣是芭蕾舞。我觉得,从小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感知力是非常正确的做法。我知道在中国的音乐教育是很严谨的,我觉得这样很好。此外,我想说,现在世界上更需要的是指挥家,尤其是女性指挥家,希望中国也能出现这样的人才。
广州日报:现在古典乐坛很多著名演奏家都转向做指挥,您有这方面计划吗?
穆特:我是从小提琴首席变成独奏家的。过去,小提琴首席在一定意义上就相当于指挥。但对我而言,成为一名指挥还是需要完全不同的技巧和知识,所以,我没有计划转向做指挥,也不是每一个独奏家都有转变成指挥的天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