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里斯·梅特林克是比利时象征主义的诗人和剧作家,同时也是191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在其代表作《玛莱娜公主》(1889)中,作家首次将象征主义的手法运用到戏剧中,并赢得了海内外的声望。
曾于2009年将克洛岱尔经典剧目《正午的分界》介绍给中国观众的法国导演让-克里斯托夫·布隆岱尔,近日再次来华执导了《玛莱娜公主》。不同于上次的法国演员配中文字幕,这次全部采用中国演员用中文演出。更值得关注的是,此次全部演员主要以盲人业余演员为主,其中穿插几位非盲人专业演员。是什么促使法国导演要选择一批盲人演员来担纲这部经典剧作呢?导演布隆岱尔自述,他在中国旅行演出时,偶遇几位与中国导演林兆华合作过的盲人演员,林兆华建议他起用这些盲人演员执导一部新戏。于是他想到了《玛莱娜公主》。
但这一选择充满了艰辛,因为之前林兆华导演的戏剧名字就是《盲人》,是一出独幕话剧,剧情相对简单。而这部戏却是一部充满悬念的五幕多场次的悲喜剧,剧中的人物沦为命运的玩偶,女主人公玛莱娜公主尤为突出。布隆岱尔将盲人演员自身的命运与剧中人物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充分调动了演员的主观感受,运用他们的肢体语言和盲人特有的感觉,无论是在场下还是场上,他们之间均发生了戏剧性的碰撞和对话。
这部戏剧曾先后被多位著名的戏剧大师搬上舞台,所以如何用新的表现手法演绎,对导演来说是一次挑战。为此,他请来了SHIFTS剧团的舞蹈设计,根据盲人的特点编排了群体动作,让演员通过想象去表现动作,从中挖掘出一种无意识的美感,最终,编导和演员之间形成了一种互动,彼此都获得了全新的艺术体验。
值得一提的是,剧中只有最简单的布景和道具灯光的效果显得很重要,同时运用萨克斯和自制的乐器发出各种声响,配以演员的清唱和口技,使得整个戏剧没有过度的表演和阐释,最终形成了简约的风格。
该剧在北京的首演引起巨大反响,接下来剧组将赴南京、上海和宁波等地进行巡演。今年,恰逢剧作家梅特林克获得诺贝尔文学奖100周年,《玛莱娜公主》在中国的际遇,融合了东西方文化的多种元素,使这部象征主义的经典作品焕发出新的光彩,并历久弥新。
胥弋(北京 诗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