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光渐暗,器乐声起。昨晚的国家话剧院,芦笙、大筒箫、侗笛、勒尤、直箫,以及月琴、排锣鼓等十多种原生态乐器,甫一亮相便已先声夺人。伴随五彩的服饰和亮闪闪的银饰,名为“贵州田野民间歌舞集——《原色》”继前不久上映的民族舞剧《天蝉地傩》之后,再次为本届民族文艺会演添抹一道多姿多彩的黔贵风情。
该歌舞集是贵州省民族歌舞团2008年在原歌舞《天边外》基础上重新创作而成。它打破传统的舞剧和舞蹈诗的形式,通过原生态的“田野民间艺术”和时尚节拍的“现代舞台声乐”碰撞出一种全新的舞台艺术样式。全剧以红黄蓝三种最原始又不可调和的基础“原色”,彰显“生命原来如此单纯”的创作理念。
与此前的《天蝉地傩》相似,《原色》依然延续呈现了许多与祭祀和图腾崇拜相关的主题。大幕初启,低沉而又不失力量的芦笙开场是对祖先的一种缅怀。无论是舞台上方悬吊下来的山神、树神图腾,还是演员从舞台中央缓缓推移过去的山石,都呈现出这是一个万物有灵的民族文化样式。在这里,芦笙表达的是生生不息一脉相传的贵州民族特色人文传承。名为《天不晴、地不平》的第二幕则用反排木鼓和苗族踩鼓展现春耕仪式和天地人相通的世界。
无论是侗族《日出日落》美景,还是《一年又一年》的四季变换,全剧前八个篇章更多停留在宏观展现那片神奇的土地上,而从第九章《男人,女人们……》起,则开始更多关注到生活在土地上的人们。先是传奇岜沙人的镰刀剃头成年礼,接着通过华美的锦鸡舞和颇具电影镜头感呈现山寨的《看斗牛》,沉浸在近距离体会当地民众劳作生活中的观众,每遇一个章节落幕,都会报以热烈掌声。
舞台尽管色泽多彩,但并不显华丽浮躁。总导演林辰介绍,起初他们恨不得把当地的草、木、山、水都搬到舞台上去,目的只有一个——“原生态”,而最终,主创团队选择了尽可能纯净地再现民族元素组合。其间,贵州蜡染贯穿始终,是要以“染”为主题绘制一幅多彩贵州的画卷。全剧百余名演员中近半数以上来自民间地头,其中,不少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他们的出现让全剧十二个节目成为一座“歌舞的博物馆”。
值得一提的是,全剧始终都有浓郁的民族器乐演奏。贵州最具代表性的芦笙、苗族飞歌、铜鼓等在颇具时尚感的节奏里,生发出别样风情。据了解,主创组专门聘请了一位美国音乐人参与全剧音乐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