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昆曲雅集"活动中,昆曲名家梁谷音(左)带来经典折子戏。王坤摄
65岁女武生裴艳玲在《翠屏山》中饰演石秀。寇云暮摄
《锅儿挑》剧照。王雨晨摄
“一边是‘活武松’,一边是昆曲‘熊猫’,我到底该去看哪个?”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像小周这样为难的戏迷可不少。11月16日、17日、18日三天,首都剧场、北大百年讲堂、保利剧院分别上演“甲子四折——裴艳玲从艺六十周年纪念演出”、“2012昆曲雅集”、舞台剧《锅儿挑》三部好戏,尤其是裴大师的戏两场完全不同,哪场都舍不得。一个周末就能有好几台让人难以割舍的传统戏曲演出,这可是近年少有的场面。
“看裴艳玲专场时,我看出了‘大导’(林兆华)对戏曲的膜拜,而国宝级艺术家裴艳玲也当得起这份膜拜,65岁的女武生,唱功、武功、人物感情表现得招招俱佳……”林洁博客里的这段话是在飞机上敲出来的,为了看裴艳玲的演出她专门从外地飞到北京。的确,裴艳玲的演出能让错过京剧黄金年代的今天的观众,领略到角儿的风采。17日是纪念演出的第二场,演的是京剧《平贵别窑》、《武松醉打蒋门神》,65岁的老人将两个英气勃勃的青年演绎得惟妙惟肖,唱念做打干脆利落。已是祖母的她,打起旋子来丝毫不拖泥带水,让人忍不住想把手掌拍红。大师对于人物的塑造也让人感觉酣畅淋漓,从薛平贵到武松之间不过几分钟的换场时间,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形象跃然台上,尤其是醉武松身上所流露出来的那种洒脱之态、英雄气概,令人沉醉。
裴艳玲身上的光芒是天赋与勤奋久经磨砺出的真功夫。有戏迷感慨地说:“裴艳玲曾说过,现在一个演员要会七八十出戏才能算是角儿。照着这个标准,今天的舞台上有多少角儿是合格的?”
与裴艳玲相呼应,为纪念皇家粮仓厅堂版《牡丹亭》演出六百场,十位昆曲国宝级大师亮相北大百年讲堂“2012昆曲雅集”。虽然出现了于丹被观众喊下台的“插曲”,但整场演出座无虚席,三个半小时几无观众离场的场景,无疑是戏曲演出中难得的一幕。
与一般戏曲演出不同,这次“昆曲雅集”请来曾获得“星光奖”的电视导演王宪,与前卫舞美设计师谭韶远联手制作,跳出常规戏曲演出程式,以别致的舞台景观衬托出“百戏之祖”的优雅意味。十位登台艺术家每人都有一段对自己艺术生涯的总结性回顾,并以各自对昆曲事业的感悟为结语。上半场以“单曲”表演的形式,下半场则为搭档表演形式,他们或清唱,或彩唱。戏迷燕儿感慨地说,只有这么精致的设计才配得上这些国宝级的艺术家。
事实上,昆曲这几年备受年轻观众追捧,与精致的包装不无关系。台湾文化学者白先勇的青春版《牡丹亭》将一个美的艺术用青春的风采推到了极致,通过美的手段激起了年轻人对它的热情。厅堂版《牡丹亭》也是在这种热情中被催生出来的,并通过更为极致的包装手段,在另一类人群中开拓了市场,演出了六百多场。 “缺乏包装”是许多传统戏曲的通病,青春版、厅堂版的做法也曾有很多争议,但北昆名家侯少奎非常坦率地说:“厅堂版《牡丹亭》包装、宣传做得好,我们国家剧院应该向他们学习。”
同样是在周末,在保利剧院上演的京味儿舞台剧《锅儿挑》则是一出让人觉得过瘾、痛快的戏。台上演员端起一杯茶,品了一口,说了句“高末儿”,台下就响起一阵会心的笑。品着纯正的京味儿台词,京韵大鼓、梅花大鼓、莲花落、拉洋片、说相声、演双簧等十几种曲艺形式轮番上演着经典曲艺段子,几乎每一段都有观众跟着唱,叫好声、掌声此起彼伏。
北京曲剧的生存状态不容乐观,但由曲剧演员制作的这出戏,却早在演出前就成了人们关注的话题,还难得地有了七成五的票房。北京曲剧团团长孙东兴认为,这其中的原因,深究之下其实很简单,“这出戏明白自己在为谁做戏!这话说来简单,但做起来却不容易。今天有多少制作人能真正打心眼儿里明白自己在为谁做戏?”该剧导演张绍荣则明明白白地说,这出戏献给三种人——过去的北京人、今天的北京人、明天的北京人,爱这座城市的人。
这三出戏场面各有不同,但对于今天处于困境的传统戏曲而言都有值得借鉴的经验。剧评人“北小京”甚至表示,话剧界也应该向裴艳玲这样的大师学习,学习她对真功夫的孜孜以求,“把艺术放在心中仰望的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