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 演出

现代芭蕾重塑“马勒之歌” 将亮相上海文化广场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3-09-27 11:06:01 | 文章来源: 东方早报

现代芭蕾重塑“马勒之歌” 将亮相上海文化广场

当尼金斯基1913年以一部《春之祭》在法国古典芭蕾界卷起革命风暴后,近半个世纪后,又有另一位法国人凭借《春之祭》名声大噪,他就是莫里斯·贝嘉(Maurice Bejart,1927年1月1日生于法国马赛)。和尼金斯基一样,贝嘉也在芭蕾舞界掀起改革之流,将已呈固态僵化之势的芭蕾艺术牵引出迷津。

有“现代芭蕾之父”之称的贝嘉一贯擅长挖掘舞蹈中的哲学和文学意义,拓展了芭蕾舞中音乐和诗歌的表现形式。11月15至16日,由贝嘉一手创办的瑞士洛桑贝嘉芭蕾舞团将携《马勒之夜》亮相上海文化广场,成为上海国际艺术节闭幕系列演出之一,其展演作品包括了《死亡对我说》、《流浪旅伴之歌》和《爱情对我说》三部。

现代芭蕾的引领者

“学院派舞蹈是一切舞蹈艺术探索必不可少的基础。它不含偏见,而且无懈可击,但它到底已成了明日黄花。”在贝嘉眼里,传统是一条永不休止流动的河流,不断流淌也在不断更新。虽然不排除使用古典芭蕾流承下来的舞蹈技巧,但他也认为古典芭蕾的美学已然过时。

贝嘉后来创作了百余部以古典芭蕾为基础,以现代音乐为伴奏的“新型芭蕾”。作品多是自日常生活中汲取灵感,并由此创造出精神幻象。他说自己的舞蹈不似古典芭蕾会叙说故事,而是会给观众提供关键性要点,由其自行填补想象,根据自己的人生经验完成舞蹈叙事。贝嘉在编舞时常将舞蹈视作“拼图板”,又尤其擅长音乐糅合,“这种大杂烩的方法与形式,符合现代文明。”

因为舞蹈多以抒情欢乐情绪为主,贝嘉的现代芭蕾一直带有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在舞美风格上,贝嘉也崇尚简洁流畅的线条之美,无论是对舞者身体的要求,还是服装或舞台设计,都强调走纯色系的“极简”路线,从不在舞台渲染一丝扎眼杂色。

重新演绎三部马勒之作

熟悉贝嘉的人都知道他喜欢用古典名曲编舞,其最受欢迎的作品《包罗列舞》便是采用法国作曲家拉威尔的乐曲改编而成。本次来沪首演的《马勒之夜》,同样改编自奥地利作曲家古斯塔夫·马勒的三部乐曲,糅合了生死思考,也灌满了浓郁惆怅。

《死亡对我说》除了选用马勒1901年创作的声乐套曲《五首吕克特歌曲》作配乐,亦将德国浪漫主义诗人吕克特看透生死的诗歌《我不再在世上存在》嫁接于舞蹈中。“对于这个世界而言,我已然是一个陌路人”成了舞蹈的点睛之笔。舞台上始终有一位背影孤寂的诗人,在雾气浓重的紫色月亮下徘徊,舞者则从吕克特透析纷扰世界的淡然文字中汲取肢体领悟,仿若忧郁附身。

马勒1884年写就的《流浪旅伴之歌》在其早期众多的套曲中颇引人注目。因追求女演员约翰·李赫特失意,马勒在苦闷中创作了由4首歌组成的声乐套曲,并写下了套曲中的所有歌词。因而相较其他作品,《流浪旅伴之歌》有不少马勒本人自传式的体现。舞台上的主人公是一名如中世纪年轻学徒般的流浪者,游走于不同城市寻找命运的主宰。但他的旅伴只有悲伤的爱情。贝嘉刻意让舞台呈现出空荡状态,由此让马勒的精神苦旅弥漫至整个舞台,凝聚出一股浓重的悲悯情绪。台上舞者的每一个托举、拥抱和旋转,也都镌刻了沉重姿态。

《爱情对我说》改编自马勒《第三交响曲》,且选取了最后三个乐章(第四、第五、第六乐章)演绎。马勒在创作《第三交响曲》时受到哲学家尼采的不少影响,也历经人生低谷、宗教信仰更迭、生活信念重塑等起伏改变。贝嘉将其改编为一阕妥帖的生命礼赞。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