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油画(包括素描,水彩等西画)教学中,最常见的争论莫过于是走“写实”之路还是走“非写实”或“反写实”,之路孰是孰非的问题。如果承认将艺术中的各种的不同审美至于同等价值的地位上予以尊重是艺术鉴赏的基本前提的话,那么,艺术作品的高下来做最终的判断。尽管观念和想象力可以任意驰骋,但其实现的效果却只能听命于技术的表述。我们并不认为技术与审美之间存在着必然的因果关系——某种审美必定有一种特定的技术为支撑,或某种技术只能表现唯一的审美效果,而是强调技术教育使技术之作用抽象化而适于不同国度,民族,人种,个人。惟其如此,技术在不同个体的生命中放能焕发出适应于产生任何艺术风格之可能。而拥有严格的技术范围和理论科学这种完备条件的培养基地——学校才可能使受教育者学到纵(历代)横(同时代)两个向度的各种技术,为其个性的充分张扬和对审美的任何可能变化的最后实现建筑可供仍意调遣的丰富武库。
在艺术教育中,如果赞扬一个艺术家细微的观察的态度和逼真的临摹自然的技术,就对未能忠实的描摹自然而倾向于直接表现心灵的粗放的技术以发微辞,或者以同样的理由贬抑轻视其他审美风格,无疑都是有害的。任何一种教育都无非是教育人的健康成长,而非单纯意义上的科学教育。学科教学必然会受教育着的思维机构和生理结构的改变,其影响至深,乃至人的一生。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在油画教学中以“技术原则”克服审美填压或审美误导,旨在确立一种有益于人的健康成长方式,使受教育者摆脱任何一种既定的审美束缚,走向自由的创造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