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育,尤其是中小学阶段的美术欣赏与技巧训练是一种素质教育,正日益成为当代社会人们普遍的共识。这主要体现在假日少年儿童美术辅导的火热,美术、艺术博物馆建设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艺术活动参与热情的逐渐升温几个方面。
就社会发展背景而言,在新一轮大规模城市化运动事实之下,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融入、适应现代都市生活,都市生活体验和市场环境下“眼球经济”的调控,越来越要求人们具有“美”术知识背景,以此来对那些视觉图像带来的新鲜事物,具有必要的文化辨识和判断能力。这一方面是人们体验、享受都市生活成果的需要,也逐渐关系到人们的日常工作,对于图像文化审美性的认识程度,已经成为影响众多产业,诸如房地产的建设、数字技术、旅游、居室装饰等多种产业运营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因为,对于某种现代产品内在品质的判断,主要取决于人们对视觉判断能力的高下,所谓眼见为实,眼睛所看到的,需要在大脑中有足够的知识背景来辨识。公众对这种知识背景、视觉审美能力的获得,主要要通过美术教育的训练和培养来进行,这是当代美术教育必须获得新发展的社会原因。
但是,作为一位参与当代美术教育的美术教师,我所接触和感受到的,一方面是人们普遍地开始对于认识“美”、辨析“美”的渴望,需求意识在增强;另一方面却是美术教育推行实施过程中,所遭遇的重重压力和阻碍,美术教学甚至呈现越来越边缘化的倾向。事实表明,美术教育的理念、方式方法等等每年都有新的突破或展现,而现实的美术教学中,却似乎多年处于举步不前的状态。各地的中国当代美术教育研究者、美术教师的每一次集会,美术教学的方式方法的探讨之外,与会者非常普遍的和现实性的观点,常常归结到三个主要方面:首先是对学生美术教育课程,仍普遍被视为学校教育的边缘化倾向和趋势表示担心;其次是美术教育越来越变成针对美术高考的“应试化”,而不是针对素质教育“美育”,这体现在每年一度、如火如荼的美术高考大军上。此外,是对当代美术教育的各种新的具体课程操作方式表示困惑。在美术教育界对于美术教学的多次研讨过程中,众多的基层美术教师感到,美术教育手法越来越先进,方式越来越多样,美术课“登堂入室”的机会却不见增长,有些地方甚至是越来越少。
这些问题中,第一个问题甚至已经成为多年积累的老生常谈;第二个问题,则是美术高校十年来扩招所导致的结果。在现实中我们可以发现,这两个主要发生在中学美术教育阶段的问题,实际上是紧密相连的关系。对这两个问题的担心,主要的原因是历史性因素。尤其是在多年以来,许多地方的教育过于追求升学实效的大背景影响下,这个问题尤显严重。这两个问题又是常常作为一体出现,导致的事实情况就是:中学美术教育越来越“专业化”,以为美术学院输送考生为唯一目的。在这些中学校园里,上美术课的一小部分学生,把美术当作“专业课”在上,美术课所占用的时间,甚至与文化课学习的时间等同或者更多,这还不包括假期外出学习的时间。而大部分学生,是完全不上美术课的,除了小学里所上过的几堂美术课,根本不知道美术为何物。所以,尽管在许多地区的学校教育中,有着专业的美术教师和成批从事美术专业学习的学生,如在辽宁、山东、湖南、江苏、浙江等这种情况更多些,但是这些美术学生的出现,主要是应试政策的产物。此外,从这一类中学美术教育繁荣的背后,还存在另外一种现象,那就是其中相当一部分学生进行美术专业学习,是迫于升学压力。在许多地方接受艺术培养的中学生中,许多学生不是因为喜欢、爱好而学习,而是因为文理学科的成绩较差,学校或老师、家长等几方面的力量结合,将这些学生划拨到美术班中去学习美术。而一些爱好美术的学生,如果能够顺利考上不错的学校,多数情况下,家长或者学校都不愿意“浪费资源”而把他送到美术班,或者安排美术课的学习。这种情况早已是司空见惯。这种现象的恶果,一是在文理科学习越来越强调“素质教育”、“全面教育”的今天,美术教育反倒越来越成为一种“应试教育”,一种技术教育,与美育的理念背道而驰。并且,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还造成了人们对美术学生一种普遍的偏见:从事美术专业学习的学生,都是文化课成绩差,难以通过文理科学习考上大学的学生。差生报考美术等艺术类专业的现象的确存在,但是不可否认,学习美术的学生中间,也有许多品学兼优、知识全面的好学生。普遍的偏见,可能为将来美术教育的推进埋下危机。
第三个问题,我认为凸显了当前美术教育专业探讨、理论发展与实践教学之间的脱节现象,也显示了一些地区教师美育能力的不足。从目前各类美术教育的实施现状来看,不同层次的美术教师不乏一些先进性的理念和观点,并积极地进行着思考。但就当代美术教育的实际教学情况来说,许多新的科研成果严重缺乏 “用武之地”。当前的美术教育,先进观点和理念的分析很多,真正产生实效的教学或教育实践经验,尤其是针对全体学生的,行之有效的学校课堂美术实践经验相对缺乏。国家颁布的新《美术课程标准》中,对这一问题已经提出了有益的参考,所提出的理念和原则都合乎当今的教育发展趋势和潮流,但从一位美术教师的具体操作来看,却难以与标准内容契合。这其中有社会的原因,也有教师自身的原因。如在高等美术院校十年来扩招的现实情况下,美术高校能够合格地培养成为美术教育专业人才的却少,尤其是一些高等师范类美术教学单位,本应是培养基础美术教育人才的重要阵地,但是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往往注重于艺术专业的培养,美术学院走出了许多找不到工作的艺术家型人才,一些地区的美术教师资源却一直缺乏。因为这个情况,教育部艺术教育司在2005年3月发布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指导方案(试行)》的通知。针对纷繁的当代视觉图像和复杂的社会群体来说,真正将《美术课程标准》的要求、标准实施到千千万万学生的课堂上,已成为围绕美术教育的难题。促成当代包括美术在内的,各种艺术类型的教育问题的解决,需要全社会积极地参与和回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