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项旨在为中国培养一支本土特色鲜明、技术过硬的动漫人才的计划在上海世博园民营企业联合馆发布。这一名为民族动漫原浆人才培养计划的项目将在全国范围内选拔1200 名优秀动漫专业应届大学毕业生,到动漫企业接受一年免费培训。
相对于十几万动漫专业应届毕业生,能够入选这一计划的1200名学生将是“百里挑一”的。
业内人士感叹,与红火的中国动漫产业相比,动漫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一直不高,动漫教育处境尴尬。
结构性过剩
一边是动漫企业招不到急需人才,一边是动漫专业应届毕业生乏人问津。近年来,一些动漫专场招聘会的结果显示,我国动漫教育脱离产业需求的问题愈发凸显。
据了解,在南京市一场动漫专业校园招聘会上,南京某艺术学院动漫专业一个班的毕业生竟然没一个签约。而此前在杭州举办的第六届中国国际动漫节现场动漫人才招聘会上,55家企业的2000个职位虚位以待,签约者却寥寥无几。
据教育部统计,截至2009年,全国已有447所大学设立了动画专业,1230所大学开办了涉及动漫专业的院系。这其中既有北京电影学院、中国传媒大学、上海美术电影专修学校等知名高等艺术院校,也包括专门以动漫培训课程为盈利点的一批民办专业动画教育机构。
“动漫毕业生在海边晒太阳,因为技能不过关,看到大海却下不了海。”一位业内人士这样形容。专业技能不过关被业内人士看作是动漫专业毕业生就业困难的主要原因,这也催生了一些动漫人才培训类项目的出现。
除了最近启动的这项民族动漫原浆人才培养计划,文化部早在2008年就牵头举办了国家原创动漫高级研修班,旨在解决动漫人才匮乏问题。截至去年年底,文化部已经选拔了约200位来自动漫产业一线的人员在市场营销、动漫编剧、动漫导演等方面进行研修培养,并且费用由国家埋单。
北京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院执行院长肖永亮博士认为,现在看来,相比动漫产业的实际需求,动漫人才培养不只是数量严重过剩,而且是结构性供给过剩。
背后原因
据了解,在前述南京专场招聘会上,不少用人单位在招聘动漫专业毕业生无果的情况下,选择了油画、插画等美术类专业毕业生。某招聘单位表示,无论哪个层次的毕业生,上岗前都得重新培训,动漫专业毕业生美术功底差,培训成功率不高,不如选择美术功底好的专业学生,培训他们使用各种电脑软件。
对于动漫专业毕业生专业技能不足的问题,一些人认为是当前的学校教育和产业需求脱节。甚至有部分专门的动漫培训学校只顾扩大招生规模而忽视教学质量。
肖永亮表示,办教育务必求稳,应在保证教学资源充足、教学质量水平的基础上,根据社会需求和办学条件逐步扩大规模。而当前在一些地方确实存在盲目发展动漫教育的问题。而正是这种不以学生为本、一窝蜂的办学思路,导致动漫教育发展的规模远远超过了市场的实际需求。
“我们可以用数字来说话。”肖永亮算了一笔账:按照国家广电总局的统计,截至2009年年底,我国的动画制作已经达到17万分钟。以此计算,假设正规院校培养出来的专业人员一人一个月生产1分钟,一年生产10分钟,那17万分钟也就需要17000人,何况此前毕业的专门人员还在参与制作。肖永亮说,这样看来,大量动漫专业毕业生找不到工作也在情理之中。
创意难产
动漫人才总体质量不高,显然也抑制了高质量动漫作品的出现。
国家广电总局中国星光电视节目制作基地管委会主任董震认为,对于长久以来饱受诟病的中国动漫缺乏创意的问题,教育的责任不可推卸。
“据了解,一些高校的动漫专业在招收学生时,考生参加的是艺术类招生考试。而艺术类考试对学生的文化课成绩要求比较低。你故意给他设了一个低门槛,他的腿就迈不高。”董震说。
创意与人才质量是紧密相关的。长期以来,我国应试教育的倾向,往往会扼制青少年创新思维。肖永亮认为,标准答案式的应试教育原本就不要求人有创新。然而艺术教育有其自身的规律,既要有大师,还要个性化发展。
近年来,除“喜羊羊”外,国内动漫企业打造的新形象乏善可陈。“大师似乎正处于断代的时期,至少目前动漫领域还没出现大师级的作品。而动漫教育却只顾大规模的招生,不注重培养学生个性化发展,这样培养出的学生如何能有创意呢?”肖永亮说。
此外,肖永亮认为,目前人们对动漫产业还存在一些误解,也限制了动漫的创意。“比如,有些人就认为动漫主要就是面对孩子,但是即便如此,这些把动漫限制在这个领域的人还不肯改变自己的思维惯式,很多动漫作品就像一群老头子在操控着小孩子的游戏。”
一个例子是,曾经在电视台播放的一个以蔬菜为主题的动画片,其原本的初衷是向孩子们介绍蔬菜,而某业内人士评价该动画片说:“虽然蔬菜人物的形象很好看,但是故事的科学意境没有了,里面的蔬菜人物不是打架就是勾心斗角,就像《红楼梦》+《三国演义》。”
受困创意缺乏,中国向动漫强国迈进仍需时间,而以目前中国动漫的发展现状看,要消化眼下的人才存量恐怕需要更漫长的时间。“我国动漫人才的培养究竟是不是在机制上受到了束缚和挑战,值得认真思考。”董震说。
专家支招
人才难继 本土动画如何突围
“动漫人才贵专不贵全”。在北京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院执行院长肖永亮博士看来,“万金油”式的人并不适合动漫产业,中国动漫人才的培养急需转变思路。
资料显示,肖永亮1999年回国任教,也在同一年,他凭借一部片长7分钟的电脑动画短片《班尼》夺得奥斯卡动画类金奖。他还曾参与《泰坦尼克号》、《星舰迷航记》、《冰河世纪》等好莱坞大片的电脑特技制作。
记者:如何看待中国的动漫教育?
肖永亮:因为国家扶持动漫产业,大家就一窝蜂地都来办动漫学院、开设动漫专业,这是不理智的。
目前,我国的动漫市场还没有形成。首先,电视台不能称之为市场,动漫企业寄希望动画作品通过电视台赚钱不现实。其次,电影市场规模有限,院线还要占大额票房分成。第三,版权保护不力也限制了通过衍生品盈利的模式。
动漫制作很难盈利的现状既打击了企业的积极性,限制了企业规模的扩大,也使动漫企业在招聘人员时极为谨慎,更看重上手快、能干活等因素,这导致动漫教育的就业问题变得比较突出。
记者:应该培养什么样的动漫人才?
肖永亮:以动画片的制作为例,动画的技术已经成熟,动画制作是一个团队合作的成果,需要的是各种各样专业的人才。
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美国的动画电影市场很大,其对人才的需求也应该很旺盛,但我经过调研发现,美国没有学校开设动画学院,只有6所中等水平的大学开办了动画系。
记者:那美国的动画人才是如何培养的?
肖永亮:在美国人看来,动画只不过是电影诸多类型中的一种,而他们在电影人才的培养上是成熟的。在电影教育的不同方向中,学生可以选动画方向,也可以选故事片导演等。如纽约大学电影学院每年选择动画方向的可能也就20个人左右,但是给他们上课的老师都是大师,学生毕业前的创作由《飞屋环游记》、《冰河世纪》等电影的导演手把手教。
另外,我还了解到,美国在计算机专业中也有动画方向,比如你是学图形图像学(CG)的,只要把基础的东西学得很扎实,那么,当你做项目的时候,可以选择动画,也可以选择电影特技。而且他们中很多人在学校做的毕业设计,都可能会成为好莱坞一个很好的艺术创作品,然后再通过一些艺术加工,最终成为一个很好的电影作品。
技术是相通的,动画只不过是CG的一种应用,美国三维动画的技术来源就是CG。所以,大学是否要专门开设动漫专业值得商榷。
记者:对于我国动漫人才的培养有什么建议?
肖永亮:谈及中国动漫,似乎很多人都感觉很沉重。我们在美国做了那么多片子,每一次创作过程都充满乐趣,很激发创作思维,但是国内目前还很欠缺这种氛围。
另外,人们还要走出几个误区。例如学美术的学生不一定非要从事动画专业,动画要的是不同的风格。
还有就是文化底蕴的问题。我认为,我们的创意不是被文化底蕴激发了,而是被束缚住了,导致我们在创意时要考虑多重因素,结果很难放开手来拿出真正的好创意。
现在,动漫专业毕业生就业普遍不景气的情况给了我们一个警告,不能再盲目地上这个专业、标签式办学。如果这种现象不改变,那5年、10年之后,中国的动漫发展状况恐怕也不会有大的改变。
我希望相关领域的教师能够真正静下心来,不急功近利,把基础东西都教会那些比较优秀的、有动漫梦想的学生,我相信真正的大师将来会从这些学生中产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