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教育

补贴文化消费 普及艺术教育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0-07-19 08:49:30 | 文章来源: 大洋网-广州日报

广东大力培育文化消费完善政府补贴向社会提供低价文化产品机制

“大胆创新一直是广东文化精神;拆建式发展不利于文化传承,旧城改造应尽量保留岭南街巷风貌;加强在校学生文化艺术教育,不能只把精力放在比赛和培养准专业式团体上,应该关注全体学生”……昨日,对于汪洋讲话中的一系列论述,不同领域的专家纷纷发表了独到见解。

改革开放带来影视辉煌

张良·国家一级导演

汪洋讲话: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已经成为时代的文化精神。而广东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和先行地区,正是这一时代文化精神的杰出代表,“解放思想、改革开放”也是广东文化最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最突出的地域优势。

“胆子再大一点,步子再快一些”、“先生孩子后取名字”、“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就是这种时代精神的生动写照。

“解放思想、改革开放”是广东文化最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最突出的地域优势。对于这一点,今年已经80岁高龄的著名表演、导演艺术家张良深有体会。他表示,上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初,广东影视的辉煌时代与得天独厚的社会条件密不可分。

“改革开放给广东带来的巨变,曾经为创作人带来无限灵感。”在珠影行政楼,这位著名的老导演回忆:“上世纪80年代,广州似乎在一夜之间就变了,个体摊档纷纷冒出,有了烧鹅,有了发廊,满大街色彩缤纷。作为一个珠影人,在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广州,要写的人太多,我所有的影片都来自生活,所以要到生活中去发现人物,发掘人物。”

张良回忆,当时广东出产的多部影视作品,不仅题材超前大胆,就连制作过程也是当时许多北方导演不敢想象的。

比如,张良在拍《雅马哈鱼档》时,就破格使用了80%的非职业演员。戏里的海仔,是张良在茶楼喝茶时发现的;还有女主角珠珠,原来只是佛山兴华商场的普通售货员。张良还首次在电影中使用了“偷拍”技巧。“大胆创新一直是广东电影文化的精神所在。”

拆建式发展不利文化传承

张南宁·广州市设计院副总建筑师

汪洋讲话:要在城乡规划建设中更多地注入岭南文化元素,新建一批体现岭南文化特质的文化地标。现在我们要有压力,不要让建筑凝固的历史在我们的手中断代。

现在我们整个建筑全是西式的,各种各样的西方建筑把我们当成了试验场。

现在明清和民国的建筑在广东都有,比如中山纪念堂,一看就是地标性的建筑,非常漂亮。但改革开放三十年间,我们有几座岭南地标建筑?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起,广州城市建设采用了在旧城区基础上进行拆建式发展的模式。在张南宁看来,这种模式对原有的城市结构空间、传统商业氛围和城市历史文化造成极大的破坏,有些破坏是不可逆的。

张南宁表示,在广州沙面岛上修建五星级酒店时,忽略了沙面区域所具有的历史文化价值,临珠江白鹅潭一侧加建的专用引桥更是对沙面滨水生态景观的严重破坏。为修建地铁一号线,横贯老城东西的整条中山路商业区域被大规模拆除,许多具有广州商业老字号品牌如惠如楼酒家,致美斋酱料,大学鞋业,艳芳照相馆、东江饭店等等一大批有悠久历史的品牌被迫搬迁或结业。在旧城区内修建的高架路、内环路,也使旧城区岭南街巷的空间感和民俗风貌不复存在。

“对城市现代化的理解不能单以拥有高楼、地铁、大广场为标志,更应以具有悠久的历史街区和与其同步的优秀传统文化为自豪。”张南宁说,西关大屋、十三行、三元里村、南方大厦商业文化区、友谊剧院、矿泉别墅及山庄旅社等都在述说着羊城的历史。旧城改造中,有关部门应仔细规划重点区域,保留和发扬广州文脉。

注: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尚无评论

留言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