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和艺术教育:城乡应在同一片蓝天下
“除极其少数的尖子外,大多数学生音乐素质几乎是空白。能够流畅完整地唱好一首教材歌曲,音准节奏能过得去的都很少;绝大多数学生不会识谱,极少数会识简谱;器乐课堂均未开展,无一人会演奏乐器。”重庆市渝北区分别于2008年9月和2009年3月做了两次针对农村各中小学的音乐学科情况调查,发现音乐教育的现状并不乐观,甚至令人担忧。调查发现,全区参与调研的中小学共计62所,应配备专职音乐教师70人,实际仅配备12人,钢琴仅1台、电子琴仅1台、风琴仅6台,多数学校有多余空缺教室却无专设专用的音乐教室;教材配备齐全,但教参和录音齐全的仅2所。
不仅仅在重庆市渝北区,艺术教育、美育的城乡发展不均衡在全国很多地区普遍存在,而专职艺术教育教师短缺、课程投入严重不足是最为突出的表现。很多学校的音乐美术教师都是兼职,艺体课成为语、数、外等学科教师的“搭搭课”,音乐、美术学科只是语文和数学教师为增加工作量的附属“休闲课”,学生也将这些课程当做是调剂的“耍耍课”,有些学校甚至将音乐、美术等课程当成可上可不上的课,随意占用或者调整,即便课表上有安排,真正上全、上满的却不多。
此外,只有一本教材,教师仅凭一张嘴上课,辅助教学的音响、风琴、打击乐、课标和教师用书都没有,这是农村音乐课堂上的常态。还有个别学校,因为音乐、美术学科不是升学考试科目,在教师的工作量计算,以及考核和评价过程中,也存在不科学的现象。一些农村学校在计算课时量的比例时,艺术体育教师每节课只计0.8,而主课教师可计到1.2或1.5。长此以往,艺术类教师的积极性和工作效率均受到影响。
有专家指出,同一个世界,同一片蓝天,农村孩子同样有接受艺术教育、美育的需求。“城乡统筹、均衡发展”的目标,需要合理有效的措施推进和成熟配套的政策导向,更需要从根本上转变观念,真正意识到艺术教育和美育对青少年人格塑造的重要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