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教育

博物馆招募志愿者成趋势 服务已经比较专业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1-08-09 12:58:43 | 文章来源: 《工人日报》

应对志愿者流失问题

不少博物馆都表示,博物馆志愿者的流失一直是个问题,毕竟志愿者是松散型的组织,很难对其进行如馆内员工般的管理;另外,大学生志愿者一旦毕业或者实习等,也会造成流失。

针对上述问题,一些博物馆已经摸索出了经验。例如,河南博物院2004年招收第一批志愿者时,以大学生为主,但第二批则改为本地、在职者优先,这样就在相当程度上保证了志愿者的持续性。

首博的志愿者以中老年人居多;而学生志愿者的招募,博物馆通常会和学校合作,服务时间尽量安排在寒暑假或者周末。

针对那些长期注册的志愿者,操作比较规范的博物馆会每年和他们签一次协议,内容包括服务时间、岗位责任等内容。博物馆还会对志愿者每年进行不定期的培训,内容包括历史文化、艺术、讲解技巧、礼仪等多个方面。并且很多志愿者对于博物馆的培训项目都非常热衷。

上海博物馆2011年志愿者培训讲座目录《“琳琅”——上海博物馆馆藏文物18讲》就相当豪华,其讲座内容涉及各种上博馆藏,包括青铜器、古代陶瓷器、历代书画书法、历代古籍、文房四宝、出土文物等方面,由上博的专家亲自讲授。

不过,也有一些志愿者认为,志愿者流失的部分原因是志愿者感觉没有受到博物馆的重视,有时甚至被当成了廉价劳动力。对于这些,张鹏认为,其实博物馆也有很多难处。毕竟志愿者是松散型、自愿、自发的群体,管理的度很难拿捏,过度严格会导致怨言和队伍流失;而过于宽松则可能导致志愿者无法满足博物馆的专业需求。解决问题的关键还在于让志愿者委员会充分发挥自治功能,而博物馆做好“指导者”的角色。

实现更好的互动

冯勇是河南博物院2005年招收的志愿者,每次在外地参观博物馆时,他都会考察一下当地博物馆志愿者的工作情况。他发现,国内不少博物馆都找不到“本馆有志愿者”的标示——观众无法轻易找到志愿者,无法知道志愿者是否在服务,在哪个展厅服务。

笔者在采访中也发现,在参观博物馆时,几乎想不到找志愿者讲解,当然,也不知道该上哪儿去找志愿者。

上海博物馆的做法就很好。该馆在大厅入口处立有告示,告知何时在哪个展厅会有志愿者的讲解,参观者一目了然;具体到一个展厅的入口处,也会有告示告知有讲解,虽然这个告知是在“不准使用闪光灯”告示的背面。

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真实地影响了志愿者与参观者的互动,背后的原因是志愿者的服务很难保证固定的时间,而告示则意味着必须相对固定。

目前,一些博物馆开始着手解决,国博从7月中旬开始提前一两天告示义务讲解员的讲解时间;首博也准备设立告示牌,让参观者能够对义务讲解员的时间有所了解。这也是博物馆志愿者工作进一步规范化的尝试。

   上一页   1   2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