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教育

重学术轻实践,中国高校能瘸腿跑向世界一流吗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1-11-25 09:55:51 | 文章来源: 中国青年报

    高校对实训教师只留一条门缝

王建武正在制定计划,他向学校申请,计划今年招聘两名实训老师。然而现今高校的门槛已经不同以往。2002年,他本科毕业后到北京科技大学工作,还能拿到正式编制和北京户口,而现在,只有研究生学历以上的人才有可能拿到编制和户口。

然而,工程训练中心稀缺的不是学位。王建武说,学士、硕士、博士的动手能力很可能比不上职业院校的毕业生,是本校无法自己培养出来的,只能对外招聘。

他跟学校商量的结果是,先招聘两个“合同工”,如果他们两年后干得不错,再想办法申请正式编制。

不少同行跟他面临同样的问题。“现在高校里的工程实训,人的问题是大家头疼的问题。进不了人,大家都在愁这个事,各个单位都在跟人事部门商量。”他说。

王建武毕业于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这是我国少数为培养职业教育师资而设立的普通高等学校之一。该校的一大特色是,培养的很多毕业生具有“双证书”,不仅有大学学历证书,而且取得国家职业资格等级证书,能讲理论课,也能教实训课。该校党委副书记贾德民告诉记者,前些年,清华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天津大学等高校纷纷到学校招聘了不少本科生,甚至破格以求。为职业教育培养的师资改教本科生,足见这些高校对该校毕业生的认可,也可见对实训师资的渴求。

不过最近几年里,高校“破格”的难度越来越大了。

在一所重点大学,记者了解到,该校要求新聘人员最低学历必须是硕士,一年也进不了一两个本科生,需要特批。这所学校的工程训练中心1999年、2010年对外招聘过新人,期间11年没有补充任何力量。

工程师陈均林2001年到清华大学工作时,拿到了北京户口,但他至今没有拿到清华的事业编制,而是企业编制。他原以为干几年以后有望转为事业编制,但现在他发现,清华进人的门槛太高了,博士往往还要“海归”,自己“肯定没希望”。待遇上,他跟清华教师差别很大,事业单位福利“基本没有”。

他也理解,清华大学是著名的研究型大学,需要高端的研究型人才。可是从学生培养来看,实训课老师又是不可替代的。而现在清华的政策,不但引进不了高端的实训师资,既有的师资也会流失。他和6位校友陆续到清华工作,现在只剩下了4个。

据他介绍,清华基础工业训练中心现在只能招聘一些高职毕业生。这些人不但没有编制,连户口也无法解决了,面临怎样稳定队伍的问题。

“带学生的师傅没有两把刷子,名牌高校就有点浪得虚名的感觉。”陈均林说,高校要是不重视这块,“都说不过去”。

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实践教学中心党支部书记关毅说,自己希望招到既有一定理论知识、又有很强操作技能的人才,然而所需的人才,与学校设定的门槛存在冲突,只能寄希望于学校特批。

“进硕士、博士并不是不可以,可是他有操作能力吗?很多读到研究生的,学术上可能有很大特长,但是技能上,怎么给同学做演示?”关毅说,技能的养成是系统的,并非一朝一夕之功。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