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教育

当代艺术“闪闪新星”闪多久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1-12-15 16:18:42 | 文章来源: 东方早报

 
尹朝阳



2006年作品《沉睡 陶瓷》

新星星艺术节、上海青年美术大展、青年艺术100等,最近诸多的艺术活动、评奖活动纷纷将关注点投射到当代艺术年轻人身上。成名艺术家的傲慢,“高端客户资源”的稀缺,让北京上海的艺术机构、画廊为争夺“筹码”几至奔命的程度,从速推出“新艺术家”已经成为某种具有针对性的策略。比新比快,似乎成了当下艺术舞台中的不二法门和救命稻草。这样“大跃进”式的造星运动,造就的“新星”能闪耀多久?而那些曾经在“造星运动”中脱颖而出的“新星”们现在又在何方?

2004年,对于中国当代艺术界的70后来说,似乎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年份,在这一年里,很多日后耳熟能详的名字都冒出头来,以区别于“85新潮”、1990年代参加威尼斯双年展的那一代玩“中国套路”的“老艺术家”的国际化艺术语言,自传体式的想象和自我塑造为群体主题的年轻艺术家在这一年突然以集体的形式在各大美术馆、画廊的展览上出现。

以出生于1975年的李继开为例,这一年,他从四川美院油画系硕士毕业,参加了“2004少年心气——中国新锐绘画展”,分别在深圳何香凝美术馆、北京中央美术学院举行。在这个展览上他并没有获得什么大奖,但是,在何香凝美术馆,他的作品被独立策展人、艺术评论家朱其从一堆放在角落里的参展作品中挑出,从而成为参加后来为70后艺术家命名、在上海明园艺术中心和北京今日美术馆分别举行的“70后艺术:市场改变中国之后的一代”的契机,在这个里程碑式的展览上,方亦秀、秦琦等大量年轻艺术家就此登上中国当代艺术的舞台。

那些后来得到市场广泛青睐的70后领军人物,在当时当地,并未得到周围人的重视,朱其现在还记得,当初发现方亦秀,就是在当地的一个群展即将撤展的最后一天,在展厅的一角他独自蹲在地上翻看堆成一堆的参展作品时,“翻到最后几张,发现了还不错的方亦秀”。

而1997年,对于如今拍卖场上价格接近6000万元人民币的“明星”尹朝阳来说,在那年春天举行的北京艺术博览会上遇到经纪人伍劲大概可以称得上是一件重要的事。“你单位时间到底值多少钱?你一天想挣多少钱?时间乘以单位时间价格等于作品价格……”这是伍劲同尹朝阳在讨论其画作定价时的逻辑。这是尹朝阳第一次听到有人以如此直白市井的方式谈论绘画和艺术。那时的尹朝阳正在毕业后最艰难的日子,那时候只需要有人推一把、给点生活费,就能渡过这一关。伍劲与尹朝阳签了一份合约,在两年的合约有效期内,伍劲按照一万元左右一幅的价格买进尹朝阳的作品,伍劲拥有优先选择权。其间,伍劲还将以策展人的身份为尹朝阳办一次个展。在70后当代艺术家的推介工作上,伍劲是主要的鼓吹者、推动者之一。

朱其和伍劲——70后当代艺术家背后两位重要的推手,曾经有一段日子天天混在一起吃饭聊天的人,日后走了两条完全不一样的道路,前者走向艺术批评学术理论的前沿,后者走向市场,顺利迈进成功艺术经纪人行列迅速腰缠万贯。

在这一场轰轰烈烈的造星运动中,获益更大的自然是70后年轻艺术家们,除尹朝阳在拍卖行中成为领军人物之外,李继开、秦旗、陈可等绘画价格也骤然上升,在一两年内迅速翻番,成为拍卖场上耀目的新星,也因为短期内爆发出的耀目光芒,以及媒体在此之后连篇累牍地对于当代艺术的报道,让后来的艺术家们对复制他们的成功充满了渴望。然而造星运动除了给艺术家们带来现实生活上的改变之外,是不是由于透支了其今后几年的发展动力,也带来了更多的负面效应和在创作原动力上的伤害?

 
李继开


2004年作品《利刃》

1   2   3   下一页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