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教育

民国美术史上的社团现象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1-12-30 11:03:55 | 文章来源: 《收藏》杂志

高剑父《英雄独立》

 

民国美术社团的主要活动与贡献

为实现保存国粹,发扬国光的宗旨,各个美术社团开展览、办刊物、兴演讲、派留学,竞相开展多种多样的艺术活动,为民国美术的繁荣与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第一,积极举办美术作品展览会,促进了民国美术创作的繁荣。对于美术社团而言,定期举办展览,是宣传社团宗旨,加强社员间的交流与沟通,扩大社团知名度与影响力的重要手段。因此,民国时期,以社团为单位组织起来的美术展览会非常多,而且规模宏大,影响深远。如20世纪20年代活跃于上海的两个著名的美术团体天马会和晨光美术会多次举办过大型的美术展览会,当时影响甚大的《申报》,对历次展览盛况都进行了较详细的报道,引起画坛和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

北京著名的美术团体中国画学研究会和湖社画会也积极筹办展览会。据《中华民国三十六年美术年鉴》记载,到1947年,中国画学研究会举办的成绩展览会有25次之多,与外国联展多次。湖社画会(图4)自1927年到1932年,每年举办一次成绩展览会,部分出品刊于《湖社月刊》上,展览期间还进行作品买卖。 1927年,该会在北京举办“唐宋元明名画展览会”,展出名画,几乎包罗画史上的代表人物。

1930年代绘画团体的展览活动更加频繁,北京、上海、广州、杭州、苏州、南京等地都异常热闹。事实上,为鼓励社员的创作和研究,展示会中实绩,几乎所有的美术社团都举办过各类性质不同的展览会,有今人作品展,有古代名画展;有社员精品展,亦有社员习作展;有单个社团展,亦有多个社团联展;有本埠展,亦有外域展;有定期展,亦有不定期展,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可以说,“有艺术社团的地方,就有美术展览会,这已成为民国时期美术运动的一种规律性的现象”。

第二,大力引进和介绍西方美术,推动了中外美术的交流。民国诸多的美术社团自发起成立后,都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大力引进西方美术,开展多渠道的中外美术交流。

通过派遣会员出国留学或考察的方式引进和传播西方美术,是民国诸多美术社团都很重视的活动。如1921年晨光美术会会员张聿光(图5)、朱应鹏二君赴日本考察美术,该会专门设宴欢送。张、朱二人在日期间,参观博物馆、展览厅,走访学校、美术商店,拜会日本美术名家,对日本美术之展览、创作、教育、收藏和研究等作了全方位的考察,并由记者出身的朱应鹏写成《日本美术之观察》的考察报告,发回国内由《申报》予以连载,为晨光会员及广大民众了解日本美术之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信息,在近代中日美术交流史上做出了卓越贡献。还有些社团以演讲会、座谈会等形式,安排对西方文化和西方艺术多有了解和研究的会员做专题讲座,通过多种渠道向会员和民众普及西方美术知识。

多数由社团发行的期刊,也以介绍西方美术创作和研究的状况及动向为职志。如《湖社月刊》《晨光》《国画月刊》《艺风》《亚波罗》等美术刊物都对西方美术予以极大的关注,为国内美术家了解国外美术发展状况提供了方便。此外,不少美术社团及其成员还以举办展览的方式,积极与国外艺术界进行广泛交流与合作。他们或是主动走出去,将绘画展览会开到域外;或是大力引进来,邀请外国画家来华举办中外联合绘画作品展览会。如,中国画学研究会1922年至1926年先后举办过4次较大规模的中日画家联合画展,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湖社画会也与日本、比利时、法国等国家多有艺术上的往来。总之,民国美术社团积极开展中外艺术交流,显示出其开放性特征及世界眼光,为提高中国绘画在国际艺坛上的地位及加强中外文化艺术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

第三,创办美术刊物,深化了美术理论与美术史学的研究。为宣传、推广自己的艺术主张,展示成员风采,民国时期绝大多数的美术社团都有自己的刊物,用以刊登会员作品及理论研究成果。而且,由社团编辑发行的刊物是为宣传本社宗旨和艺术主张直接服务的,因此,一般都有一个对美术及其发展的基本观点,并以之作为办刊宗旨。这些专门性美术期刊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美术相对封闭的创作和研究方式,适应了现代学术发展的要求。它一般有较为固定的作者群,对问题的探讨比较集中、深入,易于形成较强的学术影响。新学术成果的及时发表并很快得到反馈,其双向互动而导致的辩论驳难,对于繁荣艺术创作,深化艺术理论和美术史学研究意义重大。美术社团及其编辑发行的刊物充当了民国时期一系列美术思潮论争的前沿阵地。

第四,热衷社会公益事业,在古书画鉴藏、保护以及助赈救灾和宣传抗战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在动荡不安的时局之下,美术社团组织及其成员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关怀社会民生的大爱之心,积极投身于社会公益事业,在保存古书画文物、赈济灾荒和宣传抗战等方面都做出了突出贡献,表现出真挚的爱国主义情感,为我们留下了一份闪光的人道主义记录。

   上一页   1   2   3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