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教育

中国目前应多利用社会资源涵养校园艺术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2-08-23 16:39:37 | 文章来源: 中国教育报

大学生艺术素养的提高不仅需要加强高校的公共艺术课程,更应积极建立高校与社会的联系,为大学生提供丰富的艺术教育资源和氛围。

毋庸置疑,学校艺术社团在满足学生的艺术兴趣,提高其艺术素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高校应积极建设艺术社团,吸纳各种资源,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南京大学非常红火的古琴社团成立于2004年,该社团的宗旨就是“广泛团结古琴爱好者、民乐爱好者、乃至中国传统文化爱好者,以古琴为切入点,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社团活动形式丰富,如邀请著名古琴演奏家表演、办讲座,社团成员定期演出,联合其他传统文化社团共同举办雅集等活动。

此外,高校还可以借助社会资源着力策划全校师生共同参与的,每年定期举办的大型艺术活动或艺术节。这不仅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也有助于教师艺术兴趣和素养的提高,形成全校参与艺术、感受艺术、交流艺术、创造艺术的良好氛围。比如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近期承办了江苏省“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作品展,展出了江苏多位知名画家的作品,吸引了众多大学生、教师的参观和欣赏,师生一起近距离接触大师作品,既丰富了审美经验又提高了艺术欣赏水平。

目前,我国许多高校都有艺术教育中心,高校之间可以合作,调动多方艺术教育资源,统筹策划各种形式、规模的校园艺术活动,使得丰富的艺术活动成为学校一道长久而亮丽的风景。

伴随着我国文化发展战略的不断推进,众多艺术馆、博物馆、图书馆等文化艺术机构已经对社会公众免费开放,这在很大程度上为公民提高自身的艺术素养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但与国外相比,我国文化艺术机构的教育功能还有待加强和发展。

一方面,我们需要拓宽教育的内容和形式,除了原有的一些艺术讲座、沙龙之外,可以开办针对不同人群的艺术创作坊,提供人们欣赏和艺术创作的机会;可以加强网站的教育功能,提高其互动性,拓展公众接触和了解艺术的时空环境。比如,许多国外的艺术博物馆网站上不仅有网上展厅,而且很多作品配有解读资料,还有供大家讨论的艺术论坛,等等。另一方面,需要增加多渠道的宣传,吸引更多的观众进入艺术场所。比如通过网站和各种媒体的宣传,在公众场所投放各种活动宣传手册等。

同时,文化艺术机构可以和高校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定期为大学生提供一些有针对性的艺术活动项目。比如,江苏省昆剧院与南京部分高校合作的“昆曲进校园”项目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效,这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和喜爱了昆曲这一具有魅力的中国传统艺术形式。此外,文化艺术机构还可以多招募大学生志愿者,让他们在参与服务活动中,提高自身的艺术素养。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