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教育

“重庆后记”川美与川帮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2-10-17 09:40:51 | 文章来源: 雅昌艺术网

因为配合新书的宣传,集中在上个月四处飞行签书去,并且藉此机会配合为了写下一本书,接受了一份新角色:酒店试住员。于是我一改过去工作完就走人的习惯,每处至少多待两天,以一家酒店和一座城市之间,仔细的住下来,认真的看四周。这算是我除了北京、上海以外,终于有机会比较深入的走访大陆几座曾经数次走马看花去过的城市。其实许多城市,都是才分隔不久今年又见面,但是依旧要惊讶的发现,这么短时间里这些城市进展变化的速度,都是以一种脚步一致、目标一致、样貌一致的从内外到内在的改变。除了重庆。

重庆,再见隔得比较久,我应该有七、八年没去,那已是个彻头彻尾不一样的地方了!在乍看巨大摩天大楼林立于长江两岸,几乎要让人忘了它的过往,但是当你穿梭在这高低起伏、迴转蜿蜒的街道时,你依然相信消失的过去,如同藏在血液里的基因,从来没有消失过,就算已经在表面看不到。在这两江会合充满着江湖气味的内陆最大城市、一座不容易见着阳光的雾都,历史上曾经有多少文人侠士经过或停留,他们又曾经蕴酿过多少故事、留下多少文艺作品。同时这座城市也培养过多少奇人,去了别处。如同这座城市的外貌,高低起伏重重叠叠立体难测的脸孔,总是让人身在其中也不容易看清楚真实的面貌。在过往许多阅读经验里,知道了一些发生在这里的人与故事,特别是那些出生在这里,或住过这里的二十世纪艺术家们,他们所创作许多与重庆有关的作品,都是值得再三研究讨论的中国近代美术。而最近,近二十多年来中国当代艺术兴起时,重庆的四川美术学院更是一直扮演着“与时俱进”的角色,所以总是在中国艺术的聚焦讯息上不曾缺席。四川美术学院艺术企图与这样的城巿性格所产生的气息,完全流露出别的地方美术学院所不同的形式与结果。从外面的角度看来,若论起了中国当代艺术的“川帮”现象。

自1979年四川油画在全国美展上崭露头角以来,它就一直保持着既传统又当代、既学术又大众的多面姿态。每一届毕业生中几乎都能产生出中国艺术界的新人,这成了四川美院的一个学统。特别是历届毕业生中罗中立、何多苓、张晓刚、叶永青、谢南星、周春芽等,一系列在当今华人当代艺术画坛知名的人物。在北京央美艺术家圈子集中的望京就流传着一句笑话:听不懂四川话的,就不要搞当代艺术了。照现在听来,这些年迅速成名吸引眼球的70后年轻艺术家,来自川美更是不在少数。而他们无论从艺术接近流行的表现,或是巿场上的业绩都有着很抢眼的表现。也因为如此,引起了许多艺术市场上较活络的机构与人群的关注,一度学校与巿场过往甚密的风气,让人深感困惑自然心生抵触。但是当我试着去了解其背后所承载了种种复杂塬因,觉得这比较诡异的现象是,这些来自四川的艺术家们,几乎都是从别处得到肯定与支持,至今当代艺术在四川的自家门内,依然是不被理解的外销品,种中现象不禁引起了我更深的好奇。于是那天我没去沙坪坝新校区,而刻意去了旧校区作了拜访,好感受这些年川美所发生的变化。

才一到了黄桷坪,就被那沿途的涂鸦旧楼给惊吓了!自上世纪50年代,四川美术学院成立以来就植根于黄桷坪。几年前四川美院成了墙外香明星,所以爱屋及屋的在黄桷坪沿街老楼的外墻面上涂鸦,打造黄桷坪涂鸦艺术街。这是这几年经济兴起后,在中国最容易看到的思维逻辑,先张扬外表。涂鸦艺术街大部分作品由川美师生合力完成,也有一部分“公共区域”,邀请包括黄桷坪居民在内的普通市民、美术爱好者参与。企图把这条涂鸦街成为展示重庆走向“时尚之都”的新符号。只是没想到不久校区搬离了黄桷坪,移到崭新的沙坪垻新校区,涂鸦艺术街很快就步向落寞遗忘的角落,塬来炫耀色彩的颜料承受不住风雨的沈旧斑驳,尴尬的站在城市边缘。我忽然有了一种走入荒废被遗忘的重工业老城之感,如同大陆许多观光区和开发案的命运一样,这都是同一种心态下相似的结局。但是当我走进校区裡,虽然人已离去变得安静,不过曾经的活力气息还依旧可以感觉得到。四川美院院长罗中立先生曾说过:“学院内气氛一向自由,学生的创作完成基于自发,一直能保持一种野生状态与体制外作风。这在权威主义盛行的当代美术教育体制中,不能不说是个异数。”只是这几年功利气息淹至艺术圈,自发的塬因也成了考验,当身为师长的着名艺术家们四处奔波于媒体盛宴时,艺术学子们该怎么去判断。当我走入因为大部分艺术家搬走,所以画廊及媒体不再造访的坦克库时,当我沿着已判为危楼的两楝旧楼周围散步时,仍可以感受得到这裡是一个与世隔绝强大的艺术地气,只是在这声嚣的江湖裡,安静创作好像不合时宜了。

这只是一次游记,当今年秋拍明显的告诉我们,艺术巿场对于当代艺术将持续回到最冷静的低点,当我看到坦克库里,不被聚光灯离去而改变,仍有少数艺术家守在原地更投入的创作。似乎可以预料到,只有在这样的江湖里历练过,生命力和创造力依旧将会持续的。(姚谦)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