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教育

华人学生家长迎日本考学季 压力不逊国内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3-01-22 15:14:35 | 文章来源: 中国新闻网

据日本《中文导报》报道,无论是为人父母的天性,还是中国成语“望子成龙”一词里闪现的期许,中国人一向对子女教育倾注了极大的热忱。当年的留学生们做了父母,当华人在日本的生活走向安定,教育问题便愈发浮出水面,成为众多家长关注的话题。考学,是每一年这个时期,牵动很多家长心思的话题。

高考统考刚结束

1月19日和20日,日本举行了中心测验,也就是高考统考。全日本有573,344人参加了考试,比去年多了17,807人,分别在全国707个会场参加考试。这其中,也有华人青少年的身影。

住在千叶县的礼彦也是其中一名,19日清晨,他早上6点半被叫起来,因为据说人在醒后3小时起,脑子才处于活跃状态,为了9点半开始的考试,自然是6点半起床。为了迎接这一天,礼彦已经准备了几个月。当然,作为就读于“进学校”也就是基本都要升入大学的高三学生,照理说一直都在面向考试。不过,真正开始努力,也就这几个月的事情。没有去私塾,学习全靠自己,这几个月几乎放弃了游戏和动漫,其实已经很努力。考完之后,礼彦觉得考得不理想,只能面向 “二次试验”,也就是国立大学而继续努力。

同样今年参加高考的路承隆是一个乐观聪慧的孩子,尽管他的母亲谦虚地说他“自称天才,但其实啥也不会,平时连书也不看”。但高考统考结束,承隆自己算分,却得到了777分,这个分数,完全可以去报考他的第一志愿了。14岁才来日本的承隆,刚来时连日语假名也不会,除了在都立初中上学,就在一个叫做多文化共生中心的地方学日语一个月。初三时,在家附近上私塾,遇到一位好老师,放学后,去一周去3次左右,经过承隆的努力,日语突飞猛进,升高中时考进了市川学园。承隆自己说,高一高二要痛快地玩,高三才拼命地学,所以,高中2年级的第三个学期时,为了迎接高考,他进入了东进私塾。

一开始是妈妈“赶”他去私塾的自习室,因为他在家就看电视漫画,后来就是他自己知道要考试了而主动每天去自习室学习。私塾一年大概要90万日元。最后,承隆的妈妈告诉记者,其实值得一提的是,“我儿子考高中,其实是失败了。当初第一志愿是公立日比谷高中。最终还是分数不够。当初初中的内审分太低。考公立高中,需要老师给的内审分加考试分,我们刚来日本,老师掌握不了孩子的学习能力,所以很难拿高分。对于刚来日本不久的人,比如中间插班进去的孩子,如果学习能力强,就不要去报考需要内审分的国公立高中了。还需要考数学、英语、国语、社会和理科共5门。从时间上来说划不来。”

初中高中刚开考

除了高考统考,初中和高中的入学考试也都是在这个时期。所以,每到寒冷的一月份,尤其是1 月20日起,清晨电车上就能见到小学六年级学生和家长。日本的考学是很独特的。它都是在1、2月份举行,而且各个学校独立出题,所以一般要参加考学,都得去私塾,以让有经验的老师指导,应对各学校的出题倾向。

今年参加初中升学考试的钱娜出生在日本,从小学3年级起,她跟着同学一起进了家门口的一个小私塾学习,但班级里听其他同学说另外的大型私塾更有趣,座位都是按照成绩排的,每个星期一次小测验,然后分位子,坐在最前面的,是成绩最好的,这种方法,照理说与日本小学校里希望大家平均地共同友好成长的风气不符,这也是日本学校和私塾最明显的不同之处。小学校里讲究玩得开心,守纪律,共同进步,作业基本都很简单,对于学习成绩却并不要求严格。而私塾却是一个讲竞争的地方,成绩好,就座位靠前,这触发了具有求知欲的孩子们的上进心。

听说大的私塾里成绩排名次,娜娜就说要进那里,而早就对学校作业的简单程度抱有怀疑的父母,立即带她去参加了大私塾的入塾考试。结果是合格。这时,娜娜小学4年级。从那时起,她开始了面向考私立中学的学习,每周上课三天,从学校放学,放下书包,就背起去私塾的包包,并且还有一个晚饭的饭盒。回到家里,已经9点多。这样的日子持续了3年,包括周六周日也要去私塾学习或考试。寒暑春假,也都有各种集中突击补习。临到6年级,更是寒假只有元旦放了一两天假。

今年1月22日,娜娜迎来她小小年纪最重要的一场考试,是她的第一志愿校。而20日,则参加了千叶县一所中学的考试。这个学校的考试,历年来都作为首都圈考生的第一场,报考人数数千名,学校里根本坐不下,而是在幕张国际展览中心。那一天,在前往考场的路上,只见带着自己所读私塾的袖章的老师排成长长的一列,来为学生们助阵加油。娜娜与教过自己的老师们一个个握手,充满自信地进入了考场。

陪伴考生的家长们,其实在这段时间也陪着孩子一起承受巨大的压力。家庭围着考生转,没有周末也没有旅游,没有外出吃饭甚至没有电视节目。一位华人家长告诉记者,去年女儿考中学,她自己总是觉得心脏不舒服,检查费都花了不少,而女儿考上,症状也都消失了。这个例子虽然只是个例,但与之程度虽不等,但此刻,确实正有很多家长跟着神经紧张的考学家庭。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