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 教育

中山大学获赠22件文物 均为民国名人作品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3-11-13 13:31:54 | 文章来源: 雅昌艺术网

昨天是中山大学89年诞辰。为此,校友陆景武教授捐赠了22件珍贵字画,都是民国时期名人之手迹、作品,既有较高的文物价值,也有一定的学术研究价值。

陆景武获杰出成就奖

1924年,国立广东高等师范学校、省立广东法科大学、省立广东农业专门学校合并组成国立广东大学,是为中山大学建校之始,昨天是该校89周年诞辰,在学校怀士堂举行了卓越校友陆景武教授杰出成就奖颁奖仪式。

陆景武1948年考入中山大学法学院经济系,后长期致力于观光旅游管理的研究、教育、宣传和推广。

与颁奖仪式同时举行的,还有文物捐赠仪式。陆景武向母校赠送字画共计13种22件,皆为民国时期著名学者等人的手迹、作品,包括胡汉民、胡毅、陈融、潘达微、简琴石、叶恭绰等;类型有书法、山水画、照片等,内容多与陆景武先生之父陆匡文先生有关,或是为其贺寿之作,或为留念之作,有多枚珍贵名人钤印。这些字画在书法、绘画方面具有较高的价值,同时因作者之历史身份,而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乃至一定的学术研究价值。

1930年,陆匡文获赠行书陆游《春夏之交小舟早夜往来湖中绝句》,其作者胡汉民先生曾任国立广东大学筹备处委员,国立中山大学董事会董事。1924年6月21日,胡汉民先生代表孙中山先生在国立广东大学邹鲁校长就职礼暨学生毕业礼上宣读毕业训词。1924年11月11日,他又受孙中山之托,在国立广东大学成立典礼上致辞并宣读孙中山手书校训,堪称中大缔造者之一。

文物具历史艺术价值

中山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副校长陈春声表示,这批文物印证了中大在中国近代史上的特殊地位。捐赠者陆景武教授及其家族与中大渊源深厚,所捐字画不仅与中大校史紧密相关,也反映了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

中大图书馆特藏部主任王蕾认为,这些书画不仅具有书法绘画层面的艺术价值,也保留了早期同盟会会员和民国政要的珍贵材料,因此,应从文化、历史、艺术等方面对文物价值加以考量。对于广东省而言,这批材料则大大丰富了地方文献,其中诸如潘达微等人皆与广东历史文化联系紧密,也构筑了广东人民的集体记忆。

陆景武

1930年8月生于广州东山梅花村,1946年就读于广州培正中学,1948年高中毕业后考入中山大学法学院经济系,不久转入岭南大学经济系。在修满岭南大学学分后,于1951年转入香港大学经济系就读,1953年获香港大学经济学学士学位。后赴台湾任教于中国文化大学等学校。1999年被聘为中山大学旅游管理学科兼职教授,为观光旅游管理播种与耕耘三十年如一日,桃李满天下。

陆景武长期致力于观光旅游管理研究、教育、宣传与推广,是台湾观光学创始人之一,首创“精致观光论”享誉国际,为观光旅游在亚太地区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师从陈寅恪

提及为何会把毕生收藏赠予中大,陆景武教授坦言,这源于家族两代人与中大的深厚渊源。

陆景武教授的先辈曾为中大的建立和发展做出重大贡献。陆景武的姑丈林云陔大力支持中山大学土地面积扩大,增建石牌校园,建筑新校舍,推动岭南大学校园的拨地增建计划。林云陔还曾担任中山大学董事会主任董事,其在石牌校区的题字清晰可鉴。

陆景武教授曾任陈寅恪教授的助理。“陈寅恪先生很爱护我,待我如同亲子一般。当时我主要负责整理稿纸,扶他去上课。他眼睛不方便,当要在黑板写字时,我就帮他递粉笔。” 在陆景武先生眼中,陈寅恪教授是谦虚、知责、毅力的师者形象,“堪称学术泰斗”。

陆景武教授之父陆匡文先生曾任孙中山秘书,在政界交游甚广,加之他热爱收藏,仅民国名人手迹家中就有十几箱。虽然这批真迹在动荡中损失惨重,但孙中山先生所赠的“天下为公”手书在80年来却一直紧随左右。“这份手书,父亲将其视作生命。”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