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怀庆和他的作品《高山流水》,材料为油彩、画布、玻璃钢和人造石。
当代中国画坛著名艺术家王怀庆近日在上海举办他在内地的首次个展,展出从一九八六年至今的油画、版画和装置作品,其中包括《故园》、《夜宴图》,《大音无声》等代表作,以及最新的装置作品《天工开物》和《如意》。王怀庆是吴冠中的弟子,也是中国改革开放之后有代表性的画家之一。
首次在内地举办个展
王怀庆曾就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一九六九年获学士学位,一九八一年获硕士学位。现为北京画院一级画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油画学会理事。用吴冠中的话说,这一代人都是「在苦涩的道路上成长,熬过风霜,晚秋季节吐春蕾」的画家。而王怀庆也表示,吴冠中那种心无杂念的艺术态度和痛恨学生重复老师的豁达,都给他的艺术创作和人生带来了啓迪。
上世纪七十年代,王怀庆就以准确生动的造型、流利清爽的线条所作的插图闻名﹔一九八零年,他以八幅油画参加「同代人画展」,《伯乐》、《初雪》等作品一时流传甚广,令他成为著名油画家﹔之后他创作了以北方农村生活为题材的《秋玉米》、《黄河水》、《搏》等作品。一九八三年,他从军队进入北京画院,这使他得以将全部精力投入艺术创作,在风格、样式的探求上也更自由。从一九八五年起,他以中国古典家具和建筑结构为元素,结合现代抽象艺术构成理念,探索出具有鲜明中国文化意蕴的现代油画形式。
王怀庆的作品很容易让人想起后现代主义的某些建筑设计,画面形式因素的高度单纯化、精致的设计性和对形体的几何化处理,似与构成主义者、新抽象主义者的追求有相通之处。但王怀庆总是保持著现实物象的影子,他的作品总是荡漾著优雅的抒情联想,这显示了他固有的文化气质对他创作的深层影响,他的作品处于具象到抽象,东方到西方的联结点上。
「结构」与「黑白」这两个基本因素构成了王怀庆作品中的「现代建构」。他以黑白为母语、以木结构为母题,创作了一系列具有建构性力量的杰作,取得了艺术上的成熟与成功。从最初的在故乡绍兴获得灵感而创作的《故园》、《三味书屋》到后来由明清家具而演化出的《白墙衬托的立木四根》、《裂开的黑》、《大明风度》,题材虽然从房屋演变到家具,「结构」始终是画面的中心与主导,这种艺术取向无疑受到老师吴冠中这位东方结构主义开拓者的影响,其作品中近似于水墨效果的灰调和类似破败墙壁的肌理让人联想起吴冠中那些白墙黑瓦的江南水乡。王怀庆用单纯的黑白来表达一种与传统审美意识相联系的强烈效果,用的虽然是西方的工具材料,但他的作品所显示出来的却完全是东方的趣味、东方的气质、东方的情调、东方的风度。
本次展览的策展人、上海美术馆副馆长张晴特别介绍,值得关注的还有王怀庆新近创作的装置作品《天工开物》和《如意》。
榫卯变化《天工开物》
《天工开物》由两片黑色的大木框呈丁字形嵌在一起,每片木框高四点五米,宽三点五米。这两片木框的连接有四种以上榫卯,根据木框上下左右不同的连接形态,形成了不同视觉时态下的不同结构。第一种是榫头插进去,但没有插到底,第二种是榫和卯插到底的,第三种是把榫和卯完美平放的,第四种的榫和卯不是四十五度角,是有空隙的。木框是正方形的,但木框里面的边线不是正方的,每一条边不是绝对平行的,所以在里面也形成了一个带角的不规则的四方形,从整体的造型看,形成了正确与不正确之间的参照系。这种不规则的正方形,和中国的建筑、家具中的榫卯结构的造型都有一定的联系,相互透通,但又在一个很规则的很限制的空间中若即若离地相通。在木框的侧面约一点五米高处有多个大小不一的小孔,孔很细窄,观看者要上下左右反覆移动目光,才能在一个错位相切的孔中看到远处的光照。而且,观者要稍稍低头才能看见这个孔,这样的视觉位置更能吸引观者从孔中凝望。由此可见,王怀庆琢磨了观者的视觉状态和心理状态,要在有限空间里,发生一个寻与找的过程。
《如意》反映人性复杂
《如意》则是切开了人类内心和造化的切面。王怀庆选用了软金属,天工般的揉捏,在意与象之间营造了一个气韵生动的「如意」,通过这「如意」放大了整个中国文化的象征、人文的企盼、百姓的渴望。可是当人们走近如意时,看到的一面是如花似锦的灿烂,另一面是腐朽糜烂的恶毒。两个不同且无法分割的完整世界,合为一体即成意义上立体的「如意」。狠狠地解剖了人性中的多面性和复杂性,这不是简单地囿于人面兽身或兽面人身的造型,而是直指内心深处的真实性,在社会生活日趋现代化的进程中,这已成为了现代人心理的倾向性和普遍性──既抒情又狰狞的「如意」。
工开物》由两片黑色的大木框呈丁字形嵌在一起,每片木框高四点五米,宽三点五米。这两片木框的连接有四种以上榫卯,根据木框上下左右不同的连接形态,形成了不同视觉时态下的不同结构。第一种是榫头插进去,但没有插到底,第二种是榫和卯插到底的,第三种是把榫和卯完美平放的,第四种的榫和卯不是四十五度角,是有空隙的。木框是正方形的,但木框里面的边线不是正方的,每一条边不是绝对平行的,所以在里面也形成了一个带角的不规则的四方形,从整体的造型看,形成了正确与不正确之间的参照系。这种不规则的正方形,和中国的建筑、家具中的榫卯结构的造型都有一定的联系,相互透通,但又在一个很规则的很限制的空间中若即若离地相通。在木框的侧面约一点五米高处有多个大小不一的小孔,孔很细窄,观看者要上下左右反覆移动目光,才能在一个错位相切的孔中看到远处的光照。而且,观者要稍稍低头才能看见这个孔,这样的视觉位置更能吸引观者从孔中凝望。由此可见,王怀庆琢磨了观者的视觉状态和心理状态,要在有限空间里,发生一个寻与找的过程。
《如意》反映人性复杂
《如意》则是切开了人类内心和造化的切面。王怀庆选用了软金属,天工般的揉捏,在意与象之间营造了一个气韵生动的「如意」,通过这「如意」放大了整个中国文化的象征、人文的企盼、百姓的渴望。可是当人们走近如意时,看到的一面是如花似锦的灿烂,另一面是腐朽糜烂的恶毒。两个不同且无法分割的完整世界,合为一体即成意义上立体的「如意」。狠狠地解剖了人性中的多面性和复杂性,这不是简单地囿于人面兽身或兽面人身的造型,而是直指内心深处的真实性,在社会生活日趋现代化的进程中,这已成为了现代人心理的倾向性和普遍性──既抒情又狰狞的「如意」。
红妆 油彩 画
王怀庆说过,他想找到一座从具象到抽象的桥。实际上,他是以自己的艺术建造了这样的桥。这不仅是具象与抽象过渡的桥,而且是东西方学术汇合的桥。
眼睛和心灵更为自由
王怀庆生于1944年,用吴冠中的话说,这一代人都是“在苦涩的道路上成长,熬过风霜,晚秋季节吐春蕾”的画家。王怀庆一直在试图开辟一条只属于他的道路,希望不履前人旧迹,这使他的作品具有风格上的原创性。
王怀庆从军队进入北京画院,是在1983年。到画院之后,他得以将全部精力投入艺术创作,在风格、样式的探求上也更为自由。1985年春天,他参加了在安徽泾县举行的“油画艺术讨论会”。会议之后,满怀创新激情的王怀庆到浙江绍兴等地旅行,他开始以新的视角观察生活。从后来完成的作品看,他这时的眼睛和心灵变得更为自由,也更具绘画特点——注意力从社会、文学特征向视觉形式特征转移。
来自绍兴老屋的灵感
描绘绍兴老屋的第一件作品《三味书屋》的构思,来自绍兴之行。王怀庆在古旧的书塾里看到那些乌黑的木柱,有真实的,也有画在墙壁上的,这种虚实穿插造成奇异的视觉效果,他在画面上将室内空间压扁,以黑、白、灰色的线与面的穿插、分割、照应、统摄为基本语汇,每一根木柱和横梁都精心推敲了它们应有的形状和形成的张力和骨气。王怀庆自己觉得他是凭感觉画的,这种感觉如同书法家对结体、笔势的感觉,篆刻家对章法、布局的感觉。《三味书屋》以及这一组作品中的其他几幅画都使人联想到中国书法、篆刻的结构之美,那是一种蕴含着生命力的理性秩序。这些画使观众联想到西方某些抽象绘画,但它们与纯粹的抽象绘画或构成主义抽象绘画不同。它们之间的区别,首先在于王怀庆不排斥生活环境所引发的情感联想;其次,他并未剔除现实空间的多种视觉因素。
将家具一一拆开打散
继江南民居之后,他从明式家具获得新的灵感。他把方正峻洁的明代桌椅,画在巨大的画布上。黑色的粗线使人想起刻石和剪纸,古老的样式中蕴藏着结构的新鲜,森严的法度里透露出画家的揶揄。《大明风度》在1991年的“中国油画年展”中获得金牌奖,这既说明王怀庆的创作终于进入具有鲜明个性色彩的新阶段,也说明这种打通具象与抽象,连接东方与西方的思路,得到美术界的认同。
在画明式家具的同时,他继续画江南民居。他最近的作品仍然是椅子,但那是拆开、打散的椅子。画家强调了家具的榫卯结构,每个连接处的榫卯,每一块零件,都被画家打开。王怀庆的新作使我们想起后现代主义的某些建筑设计,画面形式因素的高度单纯化,精致的设计性和对形体的几何化处理,似与构成主义者、新抽象主义者的追求有相通之处。但王怀庆总是保持着现实物象的影子,这又显示了他固有的文化气质对他创作的深层影响,他确实仍然处于具象到抽象,东方到西方的连结点上。(王怀庆画展明日于上海美术馆开幕)
凹凸 油彩 画布
自己和自己的影子 铜版画
夜宴图 油彩 画布
夜宴图二 油彩 画布
人的巢 油彩 画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