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您的位置: 首页 > 热点关注 > 观点

当代艺术也有自己的情感末梢

艺术中国 | 时间: 2009-09-11 08:40:34 | 文章来源: 天天新报

当代艺术是什么?昨日,在上海展览中心举行的上海艺博会国际当代艺术展(下简称上海当代展)预展或许会给出答案。

很多人说看不懂当代艺术,其实细细读来,原来当代艺术也有自己的情感和灵性,一如隐藏于身后的艺术家。而牵动着当代艺术情感末梢的正是社会、历史和人生。

最“变脸”VS最“幻想”

走进展厅,大家就发现某一展位的施工布展工作似乎尚未结束,两位工作人员不停地往展墙上粉刷涂料,殊不知这正是本届上海当代展上唯一一件行为艺术作品。

两位工作人员将在5天的展览期间,不断地将展位的墙壁轮流粉刷成黑白两色。参观者会发现这个展位空间就如“变脸”般忽黑忽白。位于“发现:发现当代”单元的这一行为艺术,名为《一生(黑与白)》,作者是内特科·索拉科夫。常说人生犹如一盘棋,黑白人生的感悟在这里似乎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艺术家给人的感觉总是天马行空,而上海艺术家徐震的作品则将“幻想”发挥到极致。我们熟悉的WindowsXP桌面——有弧度的绿色草坪,在展厅里成为现实世界的一部分。更有意思的是,徐震虚构了一群原始社会根本不存在的人种奔跑在WindowsXP的桌面上。虚构的古代文明与虚拟的计算机世界就这样在展厅里以现实的模样碰撞、融合。

最“脆弱”VS 最“伤感”

或许受金融危机影响,或许艺术家本身就是敏感的,在这次展览中,很多作品表现细腻,非常脆弱。日本艺术家岩崎贵宏的装置作品,是一套口袋书散落在书架各处。在艺术家的精心组合布置中,小书成了一幢幢建筑,而最有趣的是这些“建筑”上都有一辆纤细的“吊车”。主办方再三关照:“千万不能碰,这是用书签上的丝带,拆成很细的丝,编织而成。”

无独有偶,记者在另一展区内,看到另一件令人怜爱的作品。悬挂在空中的“展柜”,给人一种易碎的感觉。实际上,这并非玻璃罩,只是一个白色框架。在“展柜”中倒悬着一棵绿色植物——发达的根系朝上,小小的叶片飘散着悬浮在空中。细看,原来小绿叶是用纸片一片片粘上去的,悬浮的叶片其实也是黏附于几乎透明的丝线上。整件作品艺术家利用了人们的视觉错误,营造了一种极为脆弱而又空灵的氛围。

一条巨大的地毯铺设在展厅要道上,红色的地毯上呈现精致、典雅的白色花纹。正当人们随意走过时,这些花纹却走样了,并且逐渐在消失……这件作品,日本艺术家大卷伸嗣用白色粉末在红地毯上铺成了颇有立体感的花纹。如果将大卷伸嗣的这件装置来阐释生命,华丽却又转瞬即逝,让人颇为伤感、无奈。

日本女艺术家宫家爱子的作品也带有浓浓的伤感气息。她用白色晶体状的樟脑材质做成一个钟的形状,封闭在透明的盒子里。现场呈现的是作品诞生6个月以后的钟,它正在慢慢消失,不过并非荡然无存,时间留下了美丽的痕迹——挥发的樟脑在盒子上形成了结晶体。

最“低调”VS最“灿烂”

现场,美国艺术家布鲁斯·潘门顿的作品可谓最“低调”。他的作品分别位于中央大厅二楼走廊两侧,若不是悬挂着画廊和艺术家的名字,几乎没有人注意到,擦肩而过的一堵白墙处有件作品。这件作品就沿墙脚“匍匐”着,巨型的黑色充气物体连绵不断地在地上蠕动着。一不留神,大家还以为是丢弃在走廊上的黑色幕布。

展厅内大多数作品灰灰的调子,显得较为沉闷。唯独台湾艺术家李善单的立体雕塑《无相自在》前,簇拥着一群参观者,争相拍照。这是一具盘腿而坐,手持莲花的人体骷髅,通体金光璀璨,没有任何恐怖,传递出来的恰是一种对于生命的敬畏和庄严。据介绍,艺术家运用透视人体骨骼结构的手法雕塑而成,整件作品表面皆以金箔处理,并用了51颗、总计90克拉的晶钻锆石镶嵌,可谓是展览中最“灿烂”的展品。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昵 称 匿名

 

相关文章
· 上海艺博会本土参展画廊逾四分之三
· 上海艺博会国际当代艺术展将办
· 2009上海艺博会将办高校艺术设计创新作品展
· 2009上海艺博会海派传承之旅“海上典藏书画联展”
· 发现新的可能 ——上海艺博会艺术总监秦思源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