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11月,纽约佳士得拍卖公司举办了“甘兹夫妇藏品专场”拍卖.拍卖会当天,出席的人员达到2000多位,佳士得公司还增加了比原来多一倍的电话线路便于场外人士委托竞投。本场的58件艺术品成交的总金额达到了20651.6525万美元,是购买时总价的120余倍,刷新了拍卖史上个人藏品最高成交总额的世界纪录。
与大富豪相比,甘兹夫妇资金并不十分充裕,所以,如何用有限的资金尽可能多的购得自己喜爱的、艺术价值高的作品成为他们的目标,无论从艺术品的购买眼力,还是与画廊的合作方式、对博物馆的捐赠等方面,甘兹夫妇的行为有着多方面的可借鉴之处,尤其在目前国内的艺术品市场上。
对于大多数国人来说,艺术与生活还是两极,如何收藏、收藏什么,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艺术品还是花大价钱“请”来的,跟日常生活没有关系,而是供在神龛上,消费艺术品对于他们来说还是一个新课题。
798星空间主持人房方认为,中国人的消费行为多是一种资产性增值消费,1979年以后,建国以来长期资产型增值消费的行为被取缔了,最近几年疯狂地报复性地补课,把所有东西都作为资产型增值的对象。对房地产的投资就是其中一种。多数人买房子,他们期待房子增值之后转手卖出,从中牟利。就像一些所谓的“藏家”购买艺术品,从来不去欣赏,甚至放在画廊库房或拍卖行库房,等待下一次增值然后再卖出去。
还有一种消费行为是与“资产增值性消费”相对的,例如,你买张唱片,大家一般都不会期待它的增值,而只是喜欢唱片里的歌曲。这和时尚产业内的高级定制服一样,那些明星名媛们去买一件价格不菲的高级订制服,他们恐怕并不是抱着衣服会增值的期待,而是真正会去穿它,也会传承给自己的下一代,下下一代,为了传承某种文化基因或是家庭基因。
没有人规定你必须去买昂贵的艺术作品,就像没有人规定你必须要买高级订制服一样,但所有人都要消费衣服,同样的,所有人都必须消费艺术。艺术首先是消费品,它是视觉消费品,消费的就是视觉。
社会分层决定了你的消费分层,你的消费层在哪层你就去消费哪层的艺术品。视觉艺术在这个世界有太多人过度关注着资产性增值了。退一步讲,这个市场上存在很多“买得起”的艺术品;退两步讲,你去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花十几美金买门票去看一眼原作也属于艺术消费;退三步讲,在798的各种艺术商店,花上三五块钱去买印有国内名家画作的徽章等艺术衍生品也是一种艺术消费;再退一步,还有很多免费的艺术消费活动你可以去从事。
人们往往因为近两年媒体对当代艺术的妖魔化演绎,或者少部分艺术家骇人听闻的行为艺术而感到当代艺术与自己的距离非常遥远。事实上,我们早就身处在一个艺术消费的时代。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有能力出国旅行,很多人并不知道,在泰晤士河上用于在两个泰特美术馆之间摆渡游客的游船,是由英国YBA一代中的代表艺术家达民安·赫斯特设计的当代艺术作品;在国内,曾经一度火爆的《新周刊》,也用过很多中国当代艺术腕级艺术家方力钧和岳敏君的作品。事实上,在你还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你就已经消费艺术了。
对艺术感兴趣的普通消费者如何消费艺术?前中国国际画廊博览会副总经理尤洋认为,消费当代艺术是建立在一个前提上的:对普通消费者来讲,你可以不了解艺术史,但是你一定要建立起自己的一套审美体系,你所购买的艺术品,必须是在自己的审美体系中可以让自己获得精神愉悦的。而房方的建议是这样的:如果你热爱大牌,又没有钱,那么你就去购买艺术衍生品。如果只是对艺术有一种美好的向往而对所谓的大牌并不十分感冒,那么你完全可以去一些小画廊扫货。也可以去“买得起的艺术节”或者GREEN当代艺术展、满瑞斋上看一看是否有自己感兴趣的作品。和服装行业很相似,如果你喜欢大名牌而手头也不是很阔绰的话,很多人会在打折时买一两件一线品牌的副线品牌。也有不少消费者对时尚有着自己的见解,他会选择买那些初出茅庐的设计师的作品。
艺术的消费是非常精神层面的。用房方的话说:“花20块钱看了一个特好的展览的精神愉悦,远远胜于花100万买了一个烂作品的愉悦性。”
说到底,对于艺术品的消费,其实和买衣服买房子是一个道理,买了房子要住,买了衣服要穿,买了艺术品要挂起来,就这样简单。它和你花了多少钱是没有关系的。只要放弃资产性增值的愿望,将欣赏艺术获得精神愉悦放在第一位,有可能你会成为下一个甘兹夫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