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您的位置: 首页 > 热点关注 > 观点

王艺:中国要提倡“舒服”慈善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0-04-11 20:12:10 | 文章来源: 《公益时报》

 

“人要有对传统文化的敬仰”

“这么成功的企业家怎么会在书法上有如此高的造诣呢!”围棋九段郑弘从多年前认识王艺后就一直被这个问题困惑着。直到2007年,郑弘成立崇文棋院,邀请王艺做棋院的副院长。看着王艺忙前忙后投入的认真劲儿,他恍然:“谁说企业家就不能成为艺术家?这种说法很幼稚。只要你一直坚持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同时获得多方面的成功是可能的。”

坚持两个字不容易。王艺却从3岁第一次拿起毛笔,就坚持了几十年。朋友们开玩笑说他是“前清遗老”,他却笑着说:“就是习惯了,换了钢笔写不出东西来的。”当然,在一切都提倡速成的今天,这只用毛笔写字的习惯也给他带来过麻烦。

“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考试,我用毛笔写蝇头小楷答卷。监考老师看见我就过来制止,可能以为我是没事找事或者作秀。”王艺跟老师争辩,说自己不用毛笔便思路枯竭,无从下手。

“监考老师可能也没见过我这样的,就去找研究生院院长张晓凌先生,说看看这考生该怎么办。”最后的结果是张院长看到这份小楷试卷后,非但没有禁止,反而大为赞叹。王艺在院里也开始名声大噪。

除去书法,“不我先生”的另一大爱好是收藏,并且收藏物件独特。他收藏古宅。

“他将散落在中国各地面临灭顶之灾的古代大宅子整个搬来北京。”艾轩对朋友的这点很是佩服:“这种抢救性的活儿非常人能涉足。扪心自问,别说动手干了,光是一听,已然是一个头两个大,这等魄力、这等毅力、这等体力、这等耗力。再看看这人,像吗?慢悠悠,笑容可鞠地站在那儿,但眼神还是不容置疑地告诉你,已经搞掂了!”

可事实上,古宅子搬移的过程却是极其复杂,非常难“搞”。将有几百年历史的古宅“零部件”拆下,雕梁画栋、一砖一瓦都严格编号,然后逐一修复,最后再按原样在北京重新组装安置。

为了这许多天南海北的古宅,王艺一遍遍实地考察,在各个行将毁灭的古文化遗存之间奔走。

“是什么让你保持对传统文化的热情一如既往?”记者问。

“人要有对传统文化的敬仰。”王艺答。

   上一页   1   2  


注: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尚无评论

 

相关文章
· 北京时代美术馆执行馆长高文漪专访
· 时代美术馆举行“亚洲大使欢度新春”书画联谊活动
· “乾元——刘永刚抽象艺术个展”今日在时代美术馆开幕
· 邵忠基金会欧宁:慈善与公民社会
·  “为了海地”中国当代艺术慈善义拍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