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90年代起,“弗里达热”便燃起了不少青年爱好者的热情,影响之大,至今仍未平息。弗里达身上所拥有的女性主义特性、暧昧的性趋向和强烈的性欲、复杂而充满热情的政治主张和双重的异域文化背景,以及她向人们展示的极致的肉体和心灵痛苦、天生的反叛精神和极度的自我剖析和自我表现的情节,迎合了当时许多青年人的思想。另一位女性偶像人物麦当娜,也是弗里达最热情的收藏者之一,曾表示她可以“与女画家所表现的痛苦和悲伤产生共鸣”。
自然也有人对这种文化现象持批评态度。WashingtonMonthly的主编Stephanie Mencimer曾在她的《有关FridaKahlo的问题》(“The Problem With FridaKahlo”,2002)一文中提出质疑。Mencimer指出艺术家生平的戏剧性往往容易使人生经历重于艺术创作本身,使爱好者把注意力放在生平上,形成一种好莱坞式的潮流(以弗里达为题材的诸多电影和纪录片在影视界乃至文化界都得到了很大的反响),弗里达迷们只是对她骇人听闻的人生(这其中很多内容不完全属实)感到惊讶万分。Mencimer批评推广者们过分强调艺术家传记的作用,竭力筛选能够体现艺术家光辉形象的片断,摈弃真实地纪录和解读,为的是赢得更多的读者。他们将观念化的女性特征扣在弗里达的头上,导致读者的认识偏差。
今天艺术家/策展人ReneYanez的最新策划——“将生命带给灵魂”——使我们的目光又投向这位偶像式的艺术家。Yanez利用两天的时间于08年8月展出了诸多弗里达模仿者的照片,欲召集参与者在28号的闭幕会上通过“真人定格造型表演”的形式向人们描绘墨西哥女画家的戏剧人生。
招募简章上写道:“我们欲筛选出4到5名18岁以上的弗里达模仿者,以富有尊严和激情的态度还原艺术家的生活状态。所有模特应当以弗里达的造型出现在选拔现场,并会要求候选人参与公众表演。”
街道上排满了衣着鲜亮的候选人,每个人都梳着女艺术家标志性的发式、化着浓浓的连体眉毛。与Yanez1992年在旧金山的墨西哥美术馆开展的“为弗里达而狂热”相比,这次艺术活动规模更加盛大。除去之前尝试过的摆拍项目之外,艺术家还增添了唱、跳、单人独白、双人对话以及在展览区域穿梭交织的多种活动。计划最终选择20名参与者在闭幕展上表演。
Yanez强调选拔的标准不是长相的近似,而是侧重每一位表演着为现场所带来的气氛。他说:“他们像不像弗里达并不重要,我要找的是强烈的欲望和激情。”
在这次五彩缤纷的庆典上,我们不再试图寻找弗里达本人的倒影,我们寻找的是艺术家在这些参与者身上的折射。折射的结果是否接近原本的精神已不再重要,因为目的不是再现原始情形,而是反馈当下的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