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展览现场
继纽约、北京之后,“玩火艺术家”蔡国强的全球巡展“我想要相信”于3月17日登陆西班牙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举行最后一站的展出,给这个引起艺术界广泛关注的盛事画上句号。去年初,“我想要相信”在纽约展出时创下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史上最高的艺术展参观人数,第二站巡回至北京中国美术馆则是作为2008北京奥运文化活动的项目之一隆重登场。
此次展出最为引人注目的依然是一部名为《不合时宜:舞台一》的汽车爆破作品——8辆汽车悬挂在博物馆透明的大厅中,车身遍插的霓虹光柱持续闪烁。和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近乎垂直地悬挂、北京中国美术馆置于地面展示不同,在毕尔巴鄂,因为大厅的空间足够大,所以汽车吊起后的布局形如圆环。蔡国强说这也是他最原始的设想,“当时就想这种翻滚爆炸的过程像个圆环一般不断循坏,很高兴能在最后一站展出时实现它。”他还指出,巡回展每次都要针对不同的博物馆空间,“因地制宜”地对展品进行调整和重新安置,所以可以说是一个“活的回顾展”,每一次给自己的感觉也不一样。
艺术家、建筑师惺惺相惜
整个巡回展共有11个展厅,分为火药草图、爆破计划、装置作品及社会项目四大类别。这次在毕尔巴鄂没有像北京一样展出那只浑身插满箭的老虎模型以及可以划船的人造水道等作品,但又多出了一组《收租院》——4名年轻的国内雕塑家和当地艺术家一起合作完成了这组表现地主剥削农民的惨状的现实主义雕塑。蔡国强的这种“模拟”曾在国内引起种种争议,不过蔡国强强调这里面有许多误解,其实他的主要目的在于“把雕塑家的命运呈现在观众眼前”,让人们看到不同时代的艺术家如何创作作品,并目睹作品干裂、剥落的过程,体会艺术家和艺术品的命运。的确,这也是最吸引西班牙观众的作品之一,许多人在这些逼真的人物雕塑之间穿行、逗留。
蔡国强作品独有的艺术魅力和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宽敞空间的相得益彰,让策展人托马斯·克伦斯兴奋不已。他认为,“纽约、北京的展览,虽然空间也很好,但是我不得不说这次展览和毕尔巴鄂的空间的结合是最好的,发挥出了蔡国强作品的最大气势。”这座博物馆的设计者佛兰克·盖里是国际著名建筑师,正好也在毕尔巴鄂出席会议。他表示很喜欢蔡国强的作品,那件99匹狼的模型冲向玻璃墙的《撞墙》就激起过他的兴趣,顽皮的他还曾趴在地上模仿狼的样子。正因如此,他很高兴看到蔡国强在这里展出作品。
亚洲的“硬”和“软”
本次开幕式上涌进的六七百名观众,挤满了博物馆大厅,再次验证了“蔡国强”这个名字的吸引力——2008北京奥运会焰火表演的主要设计者、广受关注的当代艺术家,这些让西班牙人也感到好奇。
有趣的是,在蔡国强的展览举行的同时,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的三层也在举行日本艺术家村上隆最大规模的回顾展。村上隆以色彩绚丽的动画风格绘画以及人偶作品著称,曾经为路易·威登的手袋设计过著名的彩色图案。这两位成长在“二战”以后的亚洲艺术家,作品风格迥异:前者关注重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话题,比如汽车爆炸隐喻的是恐怖袭击,后者则从都市年轻人喜欢的动画和时尚感出发进行创作。
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馆长表示,同时推出蔡国强和村上隆的展览是在回应观众对亚洲日益增长的兴趣,通过这两位走向国际的亚洲重要艺术家的作品,让西班牙乃至欧洲的观众了解亚洲当代艺术的成就。他指出,蔡国强的展览也是时间最长的,将一直持续到9月6日,他相信此次展览将吸引欧洲乃至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参观。
2009:继续“玩火”
蔡国强透露,忙碌的2008奥运年过去之后,他将继续新的艺术征程,今年有两个大型的个展正在筹划之中,群展方面他将参加这个月底的第十届哈瓦那双年展,3月30日黄昏时分,一束束光环将在哈瓦那古城区圣法兰西斯教堂的上空炸响。
蔡国强描述这件作品是在“黄昏时,天空颜色变幻,夜幕来袭, 刹那间一环闪烁的火光在教堂塔顶上空出现。光环褪去后转变成一个烟圈,然后化成烟云消逝”。教堂展厅内也将同时展出蔡国强自上世纪90年代早期至2008年的爆破作品录像视频装置。他说自己对宗教问题有持续的关注,这次展览中也有一件名为《不信神的时代》的作品,泥塑的观音、耶稣的身上插满羽箭,表现出对当代人的信仰越来越淡薄的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