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海外

以变动不居为原则:格哈德•里希特的艺术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1-10-25 13:44:34 | 文章来源: 中德文化网

“我没有方案,没有风格,没有主旨。”这句自我评价居然出自当代德国最成功的画家之一,不能不让人感到惊异。事实上,格哈德·里希特的创作风格便在于不同风格之间的变幻游移,凭借自己的艺术天赋,他始终能游刃有余地将各种风格在绘画当中付诸实践,变动不居作为一种创作原则贯穿了他五十年的艺术生涯。


格哈德·里希特

  里希特从不轻信所谓进步,亦不把艺术奉为信仰,这一点似乎早已在他的生平履历中埋下伏线:他1932年生于德累斯顿,1961年在年近三十岁时移居西德;一方面成功逃离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桎梏,而另一方面,西方的抽象表现主义似乎也同样难以合他心意。对西方现代艺术的排斥使他和齐格玛·波尔克(Sigmar Polke)、康拉德·吕克(Konrad Lueg,即日后的艺术品收藏家康拉德·费舍尔)和布林奇·巴勒莫(Blinky Palermo)等几位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的同窗走到了一起。在杜塞艺术学院求学期间,他曾师从不定形艺术(Informel)大师卡尔·奥托·格茨(Karl Otto Götz),直至1963年。

  与波尔克相似,东德流亡者的特殊身份赋予了里希特一种知识分子立场,这使他得以带着怀疑的眼光从旁观者角度去走近和了解那些风云变幻的先锋艺术流派,如波普艺术、极简主义、概念艺术和形形色色的抽象派等等。他与波尔克在杜塞市某家具店推出的作品展曾轰动一时,这场名为“为资本主义现实主义摇旗呐喊”的展览一度被误解为是故意作秀的波普姿态,实则是对消费社会的一种反讽式批判。


《鲁迪叔叔》, 1965, 50 cm x 87 cm, Öl auf Leinwand

  绘画无法忠实地还原现实

  每完成一幅作品,里希特便愈发坚定了绘画艺术无法忠实还原现实的观点。带着这种怀疑,他尝试了摄影这一所谓更加客观的中间手段,尽管他很清楚这种媒介所具有的个人化色彩。随后他开始临摹杂志和广告上那些千篇一律的照片,同时却将油画布上的描摹对象——如奶牛、人物面部、行进中的汽车、色情图片或者类似《鲁迪叔叔》(Onkel Rudi)这样的人物生平题材等——有意处理得模糊不清,使它们呈现出一种若隐若现、虚幻叵测的效果,不断挑战观者的视觉。

  由此,他也为图像中和作为图像而存在的影像现实赋予了一种新的真实。虽然里希特试图消除他作品中的一切个人印记,鲜明的风格却依旧不容忽视。他力求使所有细节在作品中表现得一律平等,这也契合了题材方面庸常无奇的特点。


格哈德•里希特:„Stadtbild Sa“, 1969, 124 cm x 124 cm, Öl auf Leinwand

  有关空间和观者角色的问题

  早在上世纪60年代,里希特便将自己惯常的绘画领域拓展到蜡烛画、笔触纤柔的浪漫主义风景画以及具有塔西画派粗犷画风的城市鸟瞰图,此外他还创作了以玻璃和镜面为材料的三维装置艺术,以此方式来试探绘画的空间维度,检视观者相对于二维和三维艺术品的角色。


《1024色》,1974年,299 cm x 299 cm, Lack auf Leinwand

  色彩领域不存在高下之分或理想配置

  对于色域绘画、极简主义、由正方形或长方形色块随机组成的绘画,早在六十年代他便给出了基本的答案。与单一的灰色图画一样,这些作品也证明了在色彩领域既无高下之分,亦没有理想的配置方案,所有风格现象直到今天都在以各种变幻无定的形式循环出现。

  而在《图集》(Atlas)所收录的“色块”系列中,甚至是创作于上世纪80年代的一些色彩鲜明的抽象油画也已初见倪端。


《48幅肖像》,选自《图集》,1971年, 51,7 cm x 66,7 cm

  《图集》:取之不尽的素材宝库

  《图集》中收录了里希特自1969年以来的全部摄影素材,它们按题材分类排布在大型油画板上。《图集》是理解这位画家的关键所在,对于里希特来说,重要的是能够随时回溯自己的全部作品,无论是借以实验,还是用来系统地表达某一想法。

  里希特认为所有的题材都具有同等价值。在他眼中,即使是完成于1971/72年的精神巨人系列《48幅肖像》,其重要性也并不比一幅头盖骨的临摹图更加突出。


Gerhard Richter: „Gegenüberstellung 2“, 102 cm x 112 cm, Öl auf Leinwand

  “红军旅”系列:回忆性绘画作品

  然而在题材方面,仍有两件作品明显不同于里希特的其他作品,其中之一便是包括十五幅作品在内的系列油画《1977.10.18》。该命名取自德国恐怖组织 “红军旅”的三位成员安德里亚斯·巴德(Andreas Baader)、古德伦·恩斯林(Gudrun Ensslin)和扬-卡尔·拉斯佩(Jan-Carl Raspe)在斯图加特史坦海姆监狱自杀的日期。系列中也包含了此前身亡的乌尔丽克·迈恩霍夫(Ulrike Meinhof)的肖像。

  在这组创作于1988年的题材敏感的回忆性作品中,里希特以人物照片为模板描摹出一系列扑朔迷离的晦暗形象,对恐怖主义这一匪夷所思的社会现象进行了个人化的探讨。对于任何一位观者而言,该作品都可称之为德国战后最黑暗一幕的震撼性写照。


里希特为科隆大教堂南廊设计的花窗

  献给科隆大教堂的礼物

  另外一件非同寻常的作品则是2006年里希特为科隆大教堂南廊设计的花窗。该作品遭到了来自天主教僧侣界的强烈抨击,而与此同时,在变幻莫测的灯光中闪烁的色彩奇观却也成为吸引大教堂参观者流连驻足的一道风景:11,500块手工吹制的古董玻璃根据随机数生成程序组成了72色抽象拼图,同时又通过重复对称营造出一种不失庄严的美学秩序。

  里希特为科隆大教堂奉上的礼物一方面印证了贯穿他整个艺术生涯的创作思想,同时亦可被视为一份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

  Renate Puvogel

  艺术史学者、艺术评论家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