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海外

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大展 跨越雕塑发展70年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3-02-19 15:52:33 | 文章来源: 艺术中国     台馨遥编译

一名参观者拍摄凯塔琳娜·弗里奇作品《“Mann & Maus”》(1991-1992)

杜塞尔多夫讯  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一场名为“雕塑家”的展览于2013年2月18日开幕。1945年以来,曾在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这所著名学府学习和承担教育工作的雕塑家在过去为国际雕塑界带来了一系列的艺术震撼与冲击。像Ewald Mataré, Erwin Heerich, Joseph Beuys(约瑟夫·博伊斯), Klaus Rinke, Irmin Kamp, Fritz Schwegler(弗里奇·施韦格勒), Rosemarie Trockel, Hubert Kiecol, Katharina Fritsch(凯塔琳娜·弗里奇), and Rita McBride(丽塔·麦克布赖德),这些教授都曾经在学院内外引发了高水平和富有成效的学术研讨与辩论。与他们的其他同僚和学生一起,这些雕塑家共同以其杰出的艺术作品为雕塑过去70年来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这是雕塑家、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院长托尼·克拉格(Tony Cragg)从学院内部人员的视角为这个特别的学术展做出的评价。本次大展共挑选了53位艺术家的作品,其中一些作品完全是在学院的背景下诞生。展览通过人们熟悉和被一次次重新发现与认识的国际知名现当代雕塑编织了一个惊人的雕塑发展全景,以时间顺序跨越战后至今。展览在某一方面表明,艺术态度和关注视角的多样性对塑造学院积极的教学活动意义重大。

具象雕塑改变其形式却没有丧失与物体的关联性,然而尽管学院艺术家已经将使用工业品、日常物或一些无法长久保存的材料例如光、空气、气味、音乐、电影等视为理所当然,但是很多雕塑家仍然固守和习惯于使用铜、木材、石头、粘土等传统材料。虽然最新的铸造工艺在很大程度上简化,并使创作手段和过程更加丰富,但是利用一些既存物体与使用铸造技术创作两者并无高下之分。在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具象与抽象雕塑、传统和非传统材料、尊重传统和勇于革新平等共存,个体经验与社会责任在这种足够开放与充满革新精神的氛围中产生激烈张力——而这些正是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在雕塑创作方面能够从过去丰厚传统积淀中持续发展并走向今天与未来的所在。(摘自每日艺术要闻)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