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海外

第55届威尼斯双年展平行展“大运河”开幕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3-06-19 14:07:11 | 文章来源: 艺术中国


  第55届威尼斯双年展平行展“大运河”于5月30日晚六时在圣马可广场边的教区博物馆开幕。

展览现场 章燕紫 炁


  一走进展厅,章燕紫64米长绢本水墨长卷《炁》在眼前展开,在天花板上蜿蜒伸展而去。这幅梳理着河流、大地之经脉,运生生不息之长炁的运河长卷以河流弯曲的形态穿过整个展厅,将全场所有作品的气息贯穿一起。艺术家将这件传统水墨画作以当代艺术装置的形式来展示,为了达到天上水自然流淌的效果,多次调整画作的安装方式及钓鱼线的长度、位置、走向等,最后才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炁(Qi),一种形而上的神秘能量,一种疗愈能量,一种意识流;河流,大地的经络,流动着带来生机的水和蒸发在半空的炁。

在章燕紫运河长卷下方靠近入口处摆放的一组雕塑作品是彭小佳的《山水雕刻》系列。这组由3件不同颜色的枫木雕刻组合在一起的雕塑,用火山般的形态,将流动的金色水流暗藏其中,充满着雅致的趣味。艺术家试图表现水出高源,自上而下,源远流长的感觉。大运河乃取活水之源,人工开凿与自然之间,其紧密如山水相依。

展览现场 何昊远 起初系列之六字真言


  在运河长卷的另一岸,轰鸣运作着的是何昊远(何锐军)的两件声光装置《起初》系列中佛教和道教的部分,作品是以宗教祈祷声为音源,利用音波的波粒二象性使共振板上的金色尼龙沙粒转化为宗教崇拜的图形,如佛教的八瓣莲花及道教的天圆地方的纹样。人类文明的起源和发展与河流密不可分,大运河是人类主动干预自然传播文明的杰作,佛教和道教曾通过运河在中国传播。这个系列的作品企图站在物质世界最本质的状态(波)下阐述信仰的力量。

展览现场 邱志杰 漕运


  展厅中央,与章燕紫天上水相对应的是邱志杰的装置作品《漕运》,艺术家将收集自运河沿线的普通人家使用的7条老旧长条木凳,曲曲折折的拼接在一起,形成一条地上的人工运河道。木凳的中央是挖空凹下的槽,里面填上泥土,撒上麦种。由于布展时间紧张,艺术家和助手们想了不少办法让种子快速发芽,在展览开幕当天,“河道”里总算长出了不少绿芽,甚是好看。民以食为天,邱志杰认为运河的作用不仅是文化等的传播,更是一个国家经济命脉的贯通。开幕前一天,他将原先摆在麦苗两旁的筷子全部折断,调侃此举有“农民起义”的暗示在里面。

展览现场 黄锐 女人


  如果将长城比作具有阳刚之气的男性,那么大运河则更像是一位有着阴柔之美的女性。黄锐的组合装置作品《女人》将大运河的浑厚与灵动融为一体。布展时,大家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将装置的两个部分组装完好。这个黑色厚重的“女人”竟然可以如流水般轻巧地旋转起来,不露声色地舞动着……正如艺术家所言:女人就是女人,大运河就像女人。

展览现场 高洁 失控


  高洁的《失控》系列作品,探讨了那些边缘的偶发想象带来的失控境遇。本次展览,艺术家带来了一些神秘怪物,这些河神有着“电脑”,“手机”等造型,风格来自于传统的魔神面具,由生活物件制成,用金属餐具所制成的牙齿咬在桌面上,围坐在居高临下的桌子上,紧盯坐在椅子上的观众的眼睛。河神是运河人的“生活与传承”的融合,是与“个人”相矛盾而脱离到对立面的意识。

展览现场 石青 1794公里:与京杭大运河有关的能源地理


  靠近展厅拐角处展开的是石青的作品《1794公里:与京杭大运河有关的能源地理》,这件作品可以说是这个展览里唯一一件自发创作,而不是命题作文的与运河相关的作品。艺术家呈现了自己早在2008年从北京出发沿着京杭大运河到达杭州的一段独特旅行。他通过行为艺术、图片和视频形式来探讨运河沿岸的能源问题。在旅程中,他将面包车上的两吨煤炭逐步置换成等重量的汽油、粮食或食用油等,以一种奇特的物物交换、能量距离交换,将这一过程变成对能源地理思考的旅程。

展览现场 无关小组 共生


  本届威尼斯双年展最年轻的中国参展艺术家应该是“无关小组”,这支具有强烈社会介入倾向的青年艺术家群体这次走入的是京杭大运河的不同河段。小组的八位成员(陈志远,高飞,郭立军,贾宏宇,李良勇,牛珂,王贵琳,叶楠)在运河沿岸收集各类垃圾,并将这些回收物通过洗涤消毒之后,编制成一条长长的龙形漩涡绳子,在绳子的缝隙里夹杂着他们在运河两岸拍摄的照片和影像。这是一根把运河沿岸生活碎片编织进去绳子,是一份关于运河在今天,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如何共生的调查报告。“无关小组”的装置作品《共生》也是一幅具有叙事性的运河地图;是已经或即将发生的经历,而非最终的形态,亦如任何作品都不能轻易地描述这个巨大的变化着的现实。

展览现场 徐冰 大运河


  挨着“无关小组”陈列的是徐冰为“大运河”展新创作的影像装置作品《大运河》。他用运河水在宣纸上写出英文书法“大运河”三个字,并将字迹迹渐渐变干、消失的过程拍摄下来。在现场观众看到的一件精致装框、字迹干透后白色宣纸留下皱巴巴痕迹的书法作品。白乎乎一片似乎除了些透明留痕的机理看不出什么玄妙,但只需呆上一会儿就可以看到“大运河”的英文书法从有到无,从逝去到留痕的全过程演绎,原来机关是隐藏在作品对面的那部投影仪。艺术家用极简的视觉呈现,巧妙而富有诗意地将时光与运河联系在一起,曾经有过,终将逝去,也终将留痕。徐冰曾写道:水在地球的缝隙间游动才有生命存活,笔带着水墨在宣纸的缝隙中游走,就有了中国书法之美。在中国的“高人”,做事情最懂得给自然留出余地并与之配合,敬畏自然、顺应天意而为之。

展览现场 白崇民2 千里赴约


  与徐冰相望的是白崇民的作品《千里赴约》,两台跑步机面对面被安装在木板搭成的两间窄长、半封闭式的盒子里,参观者可以踏上跑步机的传送带,边走边观看艺术家的两部影像作品。作品讲述的是:白崇民带着一支羽毛作为礼物,从北京出发,徒步沿京杭大运河途经城市、向南至云南昆明以偿朋友相见之约。此去穿原过河,翻山越岭,间游历运河之边......艺术家以照片、影像日志的方式记录社会真实民生,再现中国当下的现实。以向内观看的反省来再次寻找这块土地自我文化生成的处境。今天现代化快捷信息、足不出户的联络交流方式,渐渐淹没了古人千里访友感受路途烂漫、诗意华彩、情谊相思的多重情感体验。老白以这种独特的方式反思工业化下苍白、单向度的人,再次体会寻求人性的诗意。

展览现场 肖鲁 毒素


  最后,在展厅的尽头,章燕紫的运河长卷的收尾处的下方挂着四件肖鲁的纸上作品《毒素》,她通过道家传统的排毒手法,将体内排出的毒素滴在宣纸上,画面看似优美雅致却透着一股毒味儿。同时,她将从中国带来的石槽与威尼斯的运河水放置于作品前面。

展览现场 霍乱时期的爱情


  除了这些在展厅里的作品,还有一件放置在楼下庭院中心的作品,这也是本次展览的最大亮点之一——王度的装置及行为作品《霍乱时期的爱情》。在助理策展人Archibald Mckenzie(文载)的不断沟通及努力下,由浴缸及垃圾桶、柴油发动机组成的船,得以在教区博物馆一楼回廊的禁区内放置。此作品直接用加西亚.马尔克斯Garcia Marquez 的小说《霍乱时期的爱情》命名:一条大运河,流淌的是民族的历史和命运;是时代的变迁和人文精神的消长。作品寓意无畏和浪漫才是人类的生存本能,乘着一艘理想主义的船,即便是到了绝望和灭顶之灾的境地……在开幕现场,王度发动起浓烟滚滚的船,除了自己坐在浴缸里驾船,还突然兴起将策展人肖戈抱上船,邀她一起站在船头展臂、模仿电影“泰坦尼克号”里的经典爱情POSE,幽默的举动顿时激起一片喝彩,也有观众当即加入到这场行为中来。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