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戏-赵望云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中国美术馆、陕西省委宣传部、陕西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陕西省美术家协会联合承办的“纪念赵望云百年诞辰暨捐赠作品展”将于2006年9月12日至18日在中国美术馆举行。
赵望云(1906—1977)是我国现代最著名的中国画画家之一,是中国现代美术史上面向农村、开拓大众化艺术之途的先锋,也是为当代中国画推陈出新作出了重要贡献的长安画派的奠基者和创始人。他一生关注大众,热爱自然,拥抱时代,注重将艺术创作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创作了无计的优秀作品。在赵望云先生百年诞辰之际,其子女无私地将画家遗作351幅捐赠国家,由中国美术馆永久收藏,为国家艺术宝库增添了具有珍贵的历史、艺术和研究价值的丰厚珍藏,对中国美术馆的业务建设是巨大的支持。能够在画家辞世30年后获得这批宝贵的捐赠,是国家、民族乃至广大观众的幸事,也是中国美术馆的荣耀。为纪念赵望云先生百年诞辰,并感谢画家子女的大义之举,中国美术馆特从捐赠作品和我馆旧藏中遴选部分作品,举办“纪念赵望云百年诞辰暨捐赠作品展”,以回顾画家为之付出一生心血的艺术创作成果,追忆其与大众息息相通、与自然精神往来的艺术途程,感受其正直、质朴而平和的人格魅力,以发扬赵望云先生的艺术精神,推动中国画取得更大的繁荣。
此次捐赠以及展出的作品分三大部分涵盖了画家从20世纪30年代到70年代各个时期的重要代表性创作,反映出画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的人生经历、艺术里程和艺术特质。
其一,为早期作品。赵望云自20世纪20年代末期开始农村写生,30年代成为以农村、农民为表现对象的平民艺术前驱。30年代创作的《晚成庐藏书画集锦》系列尤为珍贵,这些作品正是画家当时在“走出象牙之塔,走向十字街头”、“为大众而艺术”等新文化思想影响下,作农村纪实写生,以中国画表现劳苦大众生活的历史见证物。他说:“我是乡间人,画自己身历其境的景物,在我感到是一种生活上的责任。此后,我要以这种神圣的责任,作为终生生命之寄托。”这批早期画作正是青年赵望云艺术志向的表现。画家早年的农村写生、塞上写生、西北写生作品已大部分散佚,而这批同一时期、同一艺术倾向的作品能够历经战乱和坎坷,在70余年后归国家美术馆收藏实属不易。
其二,为中期作品。赵望云先生20世纪五六十年代所作埃及写生,尤其黄河上下、祁连山脉、秦岭深处等地的写生和创作,记录着画家在新的历史时期将艺术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在传统基础上推陈出新的艺术道路,沁透着赵望云先生同其他画家创立长安画派的心血,以独具的地域风貌和朴茂、浑厚的笔墨技巧显示了画家中期的艺术成就和长安画派的艺术精神。
其三,为晚年作品。“十年浩劫”使画家遭受了极不公平的待遇,身心受到了严重的摧残,但画家并没有就此停住艺术的脚步,他在生命的最后几年,又通过艺术回味他描绘过的山川、田园,反思人生的道路,强化主观情怀的表现,以更加质朴拙厚的笔墨趋向艺术的化境。
赵望云先生,原名赵新国,河北省束鹿县人。1925年赴北京,先后入私立京华美专、国立北京艺专选科学习。青年时代立志进行国画改造,开始乡村写生,并与李苦禅等创办“吼虹艺术社”,在走向民间、为大众而艺术的新文化思潮中起到了先驱和表率的作用。此后,相继赴河北农村、华北塞外等地写生,在《大公报》发表,并由爱国将领冯玉祥配诗结为画集,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他也以“平民画家”蜚声四海。抗日战争时期,画家又秉持冯玉祥的支持,在武汉、重庆等地主编《抗战画刊》,组织后方画家进行抗战宣传,反映出画家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情怀。
上世纪40年代,赵望云先生开始了职业画家的生涯,但却仍然坚持表现大西北农牧民生活,并扩及西北自然风光。与张大千的相识促使他注重钻研传统技法,西北写生与创作不仅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笔墨亦趋向成熟。他同时在西北组织艺术活动,教书育人,培养了黄胄、方济众、徐庶之等后学,成为西北画家的领军人物,为西北美术作出了开拓性的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赵望云先生曾担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暨西安分会主席、西北文化部文物处处长、陕西省文化局副局长等职,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保护西北文物的文博工作当中,并组织建立了西北历史博物馆(西安碑林),为西北文物保护和文博事业作出了贡献。同时,他也作为陕西画家的桥梁,团结当地画家走向生活,创造新途,共同开创了“长安画派”,为西安、为陕西、为整个中国画事业作出了独特而杰出的贡献。
1957年,画家曾被错划为“右派分子”,“文革”中又受到严重冲击,但他对事业矢志不移,将毕生心血献给了中国艺术。今天,画家已经离我们远去,但他开拓的艺术道路和开宗立派的影响将永远留在艺术史中。在赵望云先生百年诞辰之际,家属将其遗作捐赠给国家,有关单位隆重举办此画展是对赵望云先生最好的纪念。
为了深入研究赵望云先生的艺术道路和艺术特色,9月13日还将举行相应的学术研讨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