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城市:北京—台北
策 展 人:韩之演
展览时间:2007年9月1日~ 2007年10月5日
展览地点:北京索卡艺术中心,台北索卡艺术中心
开幕酒会:北京 2007年9月1日 16:00,台北 2007年9月15日 16:00
展览时间:北京 2007年9月1日-9月30日,台北 2007年9月15日-10月5日
展览地点:北京索卡艺术中心,台北索卡艺术中心
参展艺术家:Kim Changkyum(韩国) Lee Jangwon(韩国)Lim Sangbin(韩国),Ishiuchi Miyako(日本) Minato Chihiro(日本) Onodera Yuki(日本) 洪东禄(台湾) 黄文浩(台湾) 林其蔚(台湾)
语言的出现,与其说是作为一种沟通的技术性工具,不如说是一种源自于人与世界之间的距离感,为了消除这种不安,于是语言具体化为社会秩序的一种艺术形式。然而随着时间的推进,语言似乎也发展出一套明确且无庸置疑指意性。当尼采提出以虚构文字方式的态度,重建道德判断的历史后,艺术家们似乎也开始实践以另一种虚构的语言去颠覆人类既有的沟通系统。
科技革命带来更多艺术媒材的创新,因此使得艺术家们开始创造出另一种极其暧昧的沟通语言,作为其与观赏者间的沟通语言。从忽隐忽现的3D 影像、身历其境的装置艺术、互动的影像装置到甚至出现在作品中的自我形象,即便形式的不同,但是其欲与世界沟通的本质却是一致的,每件艺术作品都成为作者的沟通工具,然而此种改变最大的震撼性并非来自艺术家的暧昧语言,而是源自于观看者的多重解读性。此种沟通似乎已经打破语言学的秩序,观看者不再被囚于语言的牢狱中,从多媒体艺术中来看,艺术家们与观看者似乎开始着手建造起另一座通往天堂的巴别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