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构思、构图
《生死印——安徽凤阳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个题材创作了一年多,目前草稿有10多张。
第一稿前,我们在一起讨论构思,想把这个题材画得有别于原来在室内的场景,后来我们下去体验生活,主观的东西多了,结果大家就把这幅作品表现场景构思为屋外。这样对老人、妇女、孩子的刻画丰富,从中国画角度看,似乎效果不错。后来我们再次深入体验生活,采访当时凤阳县革委会主任、现任县长时,他说:“你们这样画不是真实的。当时的情形是这些农民比较小心、谨慎,因为在这以前好像搞自留地的农民被抓起来过,所以他们都是两三人一起偷偷地按手印,还分了好几批。如果你们把老人、妇女、小孩都画在一起,像农村的集会,不太真实,画家给拔得太高了!”
我们共同的意见是必须尊重历史。所以在第二稿里,我们就把场景修改为屋内,还是通过大家按手印这个情节来表现。因为按手印这个情节给人的印象太深了!当时县长一看就讲了一句话——“生死印”,给我们影响很深。这在当时的确被认为是关系人民命运的事情。当时安徽省省委书记万里就曾说中央也很关心这件事。据了解,当时按手印的原件已经丢失,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去拍摄的时候,依照当时情形又重新补按了一次。
构图上我们也不断修改。因为农民们聚在一起开会通常不是很集中,三五人群间聊着天,所以最初我们的画面构图较散。后来我们邀请安徽省美协相关同志和安徽书画院院长王涛先生提意见,他们希望画得集中一些。于是,最终我们做的几个稿就按中国画的感觉尽量把每个人物都表现出来。画面上共有18个大人和一个孩子,有几个我们没有按照真实的农民形象来画,包括会计、队长及副队长。其他人物,我们在安徽的凤阳、巢湖找了大量的农民拍了写真。”
关于合作
大家十分看重创作,因为这是发生在安徽的题材,由我们安徽的画家来做,这是安徽的荣誉,也是我们画家的责任,压力是很大的。这个题材由我们6名画家共同完成,怎么合作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
我们前后画了12种草图,每幅都是丈二尺寸,尽量体现每个人的想法和个人风格,最后再完成大图。因为我们的创作都是以工笔重彩为主的,大家比较容易合作,也非常团结。从早期构思到素描稿再到完成稿,大家都积极投入,但最后稿件要在考虑成熟、没有异议的情况下,由其中的一两个人主要担当完成,当然,艺术标准是共性的。这样,到最后创作完成时,每个人的草图加上最终的完成稿以及文字、专家意见集中起来,几乎能做个专题的展览了。
重大历史题材的创作是很高的荣誉。我们把合作中的敏感问题考虑在前。比如作品的署名、稿费的最终分配等,要体现公平原则,并达成一致。
我是学版画出身的,兼工工笔重彩。此次参加重大历史题材的创作,我给自己的定位重点在召集人身份。我想,自己在创作前期的草图及构思阶段要多付出,后期成稿则更多地交给其他更具实力的画家来做。
这一题材得到了安徽省文化厅、省文联的高度重视和支持。许多当年的亲历者热情担任创作顾问,比如当初第一个去小岗村采风的安徽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报告文学《小岗纪事》作者温跃渊等。有了这么多的支持,我们一定要把发生在安徽的重大历史事件反映出来,力争交出满意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