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被认为是中国山水画在全世界做的最成功的推广。长卷打开,水墨淋漓,张艺谋以此为核心符号,书写千年文化变迁,其实并不出人意料。事实上,做开闭幕式就是搞视觉传达,中国的视觉问题离不开中国绘画,要谈中国绘画就离不开中国山水画,这是必然的。
辛亥革命前,中国画一直是有主流的。从宋元到清末,历代绘画大师都是山水画大师,这在全世界都非常罕见,花鸟、人物虽然也很丰富,但只是个别山水画家偶尔小憩时的附带作品。比如说,宋朝的董源、巨然、马远、夏圭无一不是山水大师,元四家,明朝的沈周、文征明、董其昌、清代的四王、四高僧等等,如今在拍卖场上以骇人天价成交的也是这些作品。所以谈中国视觉,山水画是绕不过去的,它不是半壁江山的问题,而是一个永恒的命题。
也许这是因为山水正合中国绘画的本质,中国画的气质非常安静,不打扰别人,是如今中国追求的“和”的精神的体现。遗憾的是,辛亥革命后,中国人用革命的方式否定一切,包括传统。绘画也搞全面西化,那时候,徐悲鸿不画山水,就说外国人看不懂,所以他不画。但舶来文化的根,说穿了,不在中国。版画、油画、水彩画都是欧洲的东西;到今天,装置、行为、观念则多是美国人的东西。
所以当一个民族要向别人介绍自己特性的时候,就要推荐自己引以为自豪、别人又没有的东西,那就不能只看这一两年、一两百年,而是要纵观一两千年,张艺谋的选择落在了山水长卷上,就不足为奇了。
以提取符号的方式将传统的东西纳入现代视觉范畴是张艺谋的强项。从这次的效果来看,对于推介中国山水画确有好处。但从长远来看,不断的提取符号也意味着内容的枯竭,作为文化的创造者来说,更应该深入探讨符号的内涵。并且深入思考如何立足当下的环境将之现代化,并赋予这个符号全新的面貌。
所以我们不得不说,这里有个奇怪的现象:一方面张艺谋在奥运舞台上尽情展现中国山水长卷之美,一方面中国当代艺术家大都耻谈山水,起码是回避山水。
随着中国经济逐步被纳入西方市场经济的轨道,中国的艺术也采用了经纪人代理、画廊运作的模式,为符合西方市场的要求,几乎所有的中国艺术家都自觉和不自觉地广泛吸收西方当代艺术的理念、以及它的规则和标准,并使用它的材料和方法,尽管很多时候艺术家并不一定真的理解西方的这一切。毫不夸张地说,西方当代艺术的哲学、思想、理论以及实践在中国获得了广泛的影响甚至主宰了中国当代艺术的走向。在这样的创作环境之下,外加前面浩瀚千年山水画大师竖立的难以逾越的巅峰,涉足山水画领域已是充满勇气的行为。
不久前,上海画家蔡小松推出了个人的山水系列展览。这组作品中,有高达六米的超级长卷,也有大型灯箱,内置浓缩了笔墨精粹的灯片,更有用姜末、调味料、化学添加剂等综合材料创作的粉末山水装置……蔡小松的这次展览名为“山水的精神”,他对此的解释是:“山还是山,水还是水。表现的人不同、看的人不同,视觉就不同。只要表现的手法足够现代,表现的内容足够精彩,就不会有人因为看到山水、看到长卷就觉得过时。” 而通常会被担忧的中国山水画外国人是不是看得懂的问题,似乎也因为展示方式的别致以及对象本身的力量获得了解决。现场的西方人固然对笔墨知之不多,对“山水”的理解也会往“风景”里靠,但艺术家冀望通过作品传达的“隐”的精神却通过画面被较为精准的把握了,那是一种“内心的宁静”。
在吸收相当多西方绘画理念的同时,立足中国当代艺术前沿的中国画家如果能够完成好老祖宗留下的“山水”的命题,也算对得起奥运会开幕式上的大广告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