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典艺术 主流声音 您的位置: 首页>绘画
 关键词推荐
 浏览中国网栏目

从器物到精神

艺术中国 | 时间: 2009-03-12 00:21:30 | 文章来源: 中国文化报美术周刊

    

《营造之道——古代建筑》萧默著
 

《寄意神工——古代雕塑》贺西林著

    在社会学家的眼中,器物是文明的第一个层面,制度、文化这两个层面似乎更被他们所津津乐道。但这并不意味着器物不重要,恰恰在看似基础的、低级的器物当中,蕴含着一个地域、一个民族的文明密码。譬如雕塑和建筑。

    中国的雕塑艺术涵盖深远,它涉及到古艺术品的各个方面,青铜器、陶瓷、玉器、漆器、金银器等,其中主要是石窟寺造像,古陵墓雕刻,陶塑俑人等,尤以佛教造像为重。在《寄意神工——古代雕塑》一书中,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文化遗产学系教授贺西林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将中国的古雕塑品作了细致归纳,阐述了中国雕塑的特点和发展过程。

    在留存至今的中国古代雕塑作品中,鲜明地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大型雕塑强调整体感及空间意识,风格庄严宏伟、深沉雄大,予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小型雕塑则特别注重个体情态的塑造,尤其是人物面部五官的刻画,风格简约明快,洋溢着积极乐观的世俗情趣。从书中选配的大量图片,不难体会到上述特点。

    “如果要用一座建筑来体现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那么,长城就是最好的选择了。”《营造之道——古代建筑》作者、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萧默认为,从长城可以看出,建筑是一个具有双重意义的复杂事物,第一个意义是它的物质性,即具有物质的使用价值;第二个意义是精神性。长城的物质意义到今天已经消失了,但它的精神意义却存留了下来。

    都城、宫殿、宗祠、陵墓、寺观、塔阁、园林、民居……这些中国古代建筑虽不是纯艺术,却同样具有形式美和艺术美,而且因其体量巨大、保存时间久远,更由于它的表现性和抽象性等艺术特性,其价值并不在纯艺术之下,且不能被代替。在实用性和形式美的背后,同时也深蕴精神内涵——“道”。这“道”既是“人文”的,又是“自然”的,反映出中国人的礼乐、道德观和“天人合一”的生命观。

    比如,中国民居在满足物质性要求的同时,也具有适当的精神性要求。以北京四合院为代表的北方院落,采用对外封闭、对内开敞的格局,一方面保持与外部世界的某种隔绝,以避免自然和社会的不测,常保生活的宁静与私密;另一方面,根源于农业生产方式的心态,又使得中国人乐于亲近自然,愿意在家中时时看到天、地、花草和树木。“院落”又称为“庭院”,“家”又称为“家庭”,贴切地反映了中国人对“庭院”的需要。

    不妨说,世上从没有玄虚的精神,也从没有单纯的器物。通过阅读和揣摩中国古代建筑、雕塑,当能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入了解自身的文明,当能有益于我们在坚实的基础上进行创造。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昵 称 匿名

 

相关文章
· 扎根传统 立定精神——王明明、王民德对谈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