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贵荣 我和我的土地 版画
著名美术理论家林木在他的《纯粹的版画艺术》一文中提到:版画在今日之中国是一种阳春白雪般纯粹的艺术。喜欢形象乖巧美好的国人弄不懂这种需要高度提炼、概括、抽象,讲求形式意趣的艺术。所以版画进不了市场,大批版画家们也早已知难而退,改弦易辙,而今天尚坚持在版画阵地的人,应该都是那种有着艺术的痴迷,忘世的激情,而又清心寡欲献身这种感情事业的艺术殉道者。
罗贵荣应该就是这样的一位艺术殉道者。
林木的论述还让我想到了“围城”的说法。而罗贵荣则是坚定地从城外冲进城内的人。
认识罗贵荣,是在2009年初夏的杭州。那天,题为“塞上独步”的罗贵荣绝版版画展在西子湖畔山海星云画廊开幕,从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银川市特地赶来的罗贵荣与他的作品一起,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
如今供职于宁夏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任宁夏美术家协会常务副主席的罗贵荣于1989年毕业于宁夏大学美术系。在大学里,罗贵荣学的是国画。1990年,已经参加工作的他接到自治区文联的指示,拿出作品出席全国首届青年版画大展。罗贵荣放下手头的国画,操起钢刀纵横于木板之上。令人意外的事发生了:他的版画作品《光线中的门廊》竟然在上海举行的这次大展上荣获优秀奖。从此,人们认定罗贵荣为版画家。而他,一步冲进了版画这座正有人“突围”的城池,并激动地发誓永远捍卫这一神圣的阵地。
从1990年至今,罗贵荣清心寡欲,坚守着并且拓展着版画艺术这块阵地。终于,这位殉道者开辟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罗贵荣的版画作品内容生动,有以写实手法表现的大地风光,苍莽而雄浑;有以大地为背景刻画劳动者的形象,人与土地融为一体,似乎人物有了大地、山川的性格,充满了浪漫、抒情的人文关怀。因为要建造从市区通往机场的高架桥,银川市郊一片树林将被砍伐。就在树林消失之前的几天,罗贵荣记录下了这里的美丽。几个月之后,三色版画《林深风轻》诞生了。当钢筋水泥的高架桥取代一片树林的时候,是罗贵荣再现了原生态的一抹华彩。有一年,罗贵荣骑车摔伤,年迈的母亲悉心将他照料。母亲的伟大与慈祥留在了罗贵荣的心里,也镌刻在了《虔行者》大大的木板上。我看到,在罗贵荣的作品中,大自然、女性人物,还有西北的牛羊成为最多和最重要的主题。
罗贵荣一般要花上数月才能完成一件作品。《美丽的秋天》共有6色,它的诞生足足用去罗贵荣4个月时间。但这并不是罗贵荣一人独有的情况。大凡版画家们,在制作作品的过程中,往往都要耗费大量的时间。
与众不同的是,罗贵荣独创了一种很不一般的方格图式,以极大的耐心与毅力将自己的感悟 “编织”在一起,构成一种圣洁质朴的美。中国美术学院版画系主任张远帆教授对此深有感触,他说,方格是很有意义的符号,罗贵荣是用特定的方式诠释世界。
让我们再次走近罗贵荣的版画作品。他以方格分解图像,从造型的意味看,人物服饰中的白盖头和白帽子,它们本身的质感似乎与线条与格子之间有着某种美学的暗合,与刻刀之间仿佛有着天然的精神联系。在一块木版上,通过无数线条的分割形成大小不同的方格,再经过印制中有力的磨压,在不规则的方格里转换出有序的形象,体现了情绪和情感的节奏,回旋着神秘的力量。一块块貌似拘谨的阵列中,孕育的却是渴望新生的哗变,很难想象要记住背熟每一方格所担负的角色,需要耗费怎样的精力!
罗贵荣还将铜版画那种米字刻线法移植到木刻中,进而将这种米字线放大整合为马赛克式的色块,一切的形象塑造都被有序地转换为深浅不同的光斑。他向我介绍,自己的版画改变了一般套色由浅至深的印制程序,用一块版由深套到浅。这是一个富有数字化时代特征的理性过程,在实现预设图式的过程中,容不得丝毫的懈怠,这是对一个创作者的耐力、毅力和理性精神的挑战。罗贵荣的作品因而具有了强烈的耐读性,充满了古典写实主义的精神。
现在,罗贵荣已经回银川了。但作为中国西部当代绝版版画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和精神留在了西子湖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