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徘徊 余友心
丹纳关于“社会、自然、地理环境和气候决定艺术”的论断,及“一方水土养一方画”这些都适宜拿来参照西藏的当代艺术和参加本次画展的各位画家的作品。藏地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和强势的人文背景孕育了西藏精神,也孕育了与之相应的架上绘画。“天上西藏,人间天堂”的内涵与外延指向,都是西藏当代本土艺术家的灵感和艺术风格的土壤,它与西藏的当代架上绘画创作有着不可割裂的深层机缘关系。
西藏有取之不尽的艺术资源,从来都是艺术家追逐的理想境地。有人说西藏有太多的精神元素,有太多符号化的东西,利用好了会出好作品,否则是陷阱。如此,怎样去看待西藏?怎样去利用好西藏的精神和符号元素?怎样创作出具有真正意义上的艺术作品?还有这些作品是否具有当下性?这就成了问题,值得思考。表现西藏题材的绘画艺术,内地的比较多也比较火。相反西藏本土的却是默默无闻,画家基本没有话语权。无疑本次参加《心镜》展览的七位画家,不可避免的都是以西藏元素(符号)及西藏精神为创体和出发点,试图捕捉能与全球文化融汇交流的艺术灵感,向外界呈现另外一种艺术觉悟和殊胜的感觉。此次展览的目的是对话,照照镜子。各位画家也怀着极其平和的心态邀请参观者进入他们的世界,期许从中悟出些什么。以下是参展画家与作品的简介:
边巴 废墟背后的精神家园
边巴是西藏画派的一员,是西藏美隆艺术库的创办人之一,也是西藏当代架上绘画的代表画家。他是一位对传统文化的思考深入,对新生事物洞察敏锐,而且把握能力很强的艺术家。近几年来的创作,主要是通过对“废墟”的具象描绘和强化处理,来表达画家本人对西藏文化及现实的美好思绪。
黄扎吉 “幻觉”状态中的真实世界
黄扎吉是美隆艺术库的创办人之一。黄扎吉的《六字真言》系列作品,以白色高调为主,仿佛回到远古雪域冰川的世纪。有人说:“看黄扎吉的画,比较冷,夏天看之,有股冰点以下的凉意,冬天就会受不了,要穿棉袄”。其实作者的观念很明确,就是要通过一种藏区都普遍存在的真实的宗教情绪和一种浓郁的具有藏传佛教特色的虔诚信仰,向外界传递来自西藏的精神。
普布 色空之间的转换
画家普布的作品取名《永恒的佛》1号、2号、3号,佛是作品内容和形式的主体,可见艺术家是要通过佛和当下某些现实问题的对比,来诠释一些永恒的精神元素。
看普布的画,有明显的形式感和色彩的强烈冲击效果。被分割的佛形象,也说明了艺术家本人并没有被佛教教义本身所束缚。反而这种分割扩展了艺术家所要表达的精神观念,也增强了形式的张力。当问到作为藏族人把佛分解,怕不怕周围的人数落问题时,普布坦言道,“这有什么?真正的佛是无形,形对佛并不重要。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种色空之间之间的转换,也正是我想利用的”。
扎西 秘境《双修》
画家扎西从小生活在中印边界的喜玛拉雅山区深处,深受藏传佛教各种仪轨浓烈的精神氛围影响,后来考入中央民族大学学习中国国画,毕业后返回拉萨教书,主要创作水墨山水和工笔重彩。他的画中除了中国画的痕迹外,更强调的是西藏的唐卡和壁画元素,画中主要线和形的借用来源于这些元素。当问及扎西为何创作如此题材的作品时,他说的很简单,“之所以自己胆大妄为的以俗人之心去触及修佛的境界,最大的原因是想提示点什么”。
曲尼江白 蓝色的虚空
1981年曲尼江白出生于拉萨直孔地区,05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油画专业,同时也是美隆艺术库成员之一。他的画使用了大量的蓝色和西藏的符号元素,整个画面呈现出一种强烈的蓝色之境,无数西藏符号融入其中,更加强了这种蓝色的虚空境界,而每幅作品下端故意以废墟或风景来破坏结构,恍如一刹那中断的梦幻。
家园 扎平
空行舞 扎西
遥远的风景系列 边巴
莲花女孩 黄扎吉
神宫 曲尼江白
永恒的佛 普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