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远 《我们》2009
国家美术馆的“红色经典”展览对于关注“红色经典”收藏的读者来说,有许多重要的启示。
首先它们提示我们的,是要区分“红色题材”与“红色经典”的差别。置身上海美术馆的《咱们工人有力量》的展厅里,你不仅可以看到许多当年老少皆知、家喻户晓的代表性作品,还可以看到众多名家难得一见的作品,更能窥见新中国美术的历史变迁。许多作品都是久闻大名、难得一见的原作,较之当年耳熟能详的印刷品,向你当面倾诉一般,让你得到全然不同的感受。提醒你,这才是所谓的“红色经典”。相比之下,如今在市场上,甚至在拍卖场上,多的却只是普普通通的“红色题材”作品虽然不失为一个历史的物证,在世事变幻中还有一种保留价值,但和经典却是没有任何关系的。
由此而引发的另一个启示,就是要区分历史价值与艺术价值。“红色题材”无疑有历史价值,但是要称作“红色经典”,却离不开其艺术价值。正如李磊在采访中强调的,红色年代的美术,虽然是出于政治需要而创作的,但许多作品在今天仍然感人肺腑,总是诉诸人们切身的感受,总是能得到观众的心灵,总是唤起人们对生活、对明天的美好愿望。这就是作品自身的艺术价值所决定的。
有了艺术价值又有历史价值,但能不能成为“红色经典”,却还要看其有没有学术价值,也就是在美术史上的特殊贡献,举凡题材的开拓、艺术语言的创新、创作方法的更迭,都可以令作品找到特殊的历史地位。
总之,回顾新中国的美术史,一个作品的价值涉及到三个层面:一是历史文献的层面,可以判断作品的社会文化价值;二是审美的层面,可以判断作品的艺术价值;三是美术史的层面,可以判断作品的艺术观念与艺术语言的学术价值。所谓的“红色经典”,应该是三者具备的作品,其难得可想而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