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绘画

阳光高原——徐匡及其版画艺术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0-01-13 22:27:48 | 文章来源: 中国文化报 李焕民

高原的阳光(木刻)  徐匡

徐匡16岁毕业于上海行知艺术学校,20岁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附中,他放弃了报考大学的机会,调到四川美协工作。

1959年,莱比锡举办“世界版画比赛会”,中国选送10幅作品参展,《待渡》位列其中,这在当时美术界是一件大事,各大报刊都有报道,时年徐匡21岁。我想,徐匡的才能在于他较早地悟到了一个道理,造型艺术的特征是用形象说话,画家不仅要有基本功,而且要学会用画家的眼光观察生活,并使生活形象上升为艺术形象。徐匡曾说:“作品的主题,不必特别指出。”他深知艺术的真和善是通过美来体现的,对美的探索是画家一生的事。为了提高审美修养,扩大审美领域,在1962年前后他集中精力研究美的规律、美的民族性、美的个性。他用汉砖拓片的方法,融入浪漫主义情怀,自由发挥,创作出一批形式感很强的作品。《彝族姑娘》、《小山花》、《果园姐妹》、《秋收》等,有些是以线造型,有些是团块造型,突出变形之美、装饰之美、旋律节奏之美。这批作品产生于“政治挂帅”的年代,尤为引人瞩目。今天看来仍感新鲜,有创造性的审美价值。

从上世纪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的这10年,是徐匡版画创作的高峰期。这期间他曾去欧洲访问,又到日本办展,眼界开阔,创作旺盛,不仅数量多而且质量高。他尝试各种不同风格的版画样式,有以单线为主,以套色为主,以速写为主,以生活情趣为主的等等。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巨幅黑白人物版画,如《草地诗篇》、《主人》、《高原的阳光》等。

1975年,徐匡、阿鸽和另外5位画家一起去西藏深入生活达9个月,走遍了前藏后藏,还到自治区各部门了解情况,对西藏社会有进一步的认识。他创作了大量木刻作品,如《纳木湖畔》、《小骑手》、《洁白的哈达》、《在那遥远的地方》等等。影响最大的是他与阿鸽合作的《主人》,这幅作品草图出来之后在画架上沉淀了两三年,直到1978年才完成。

1985年以后,徐匡的兴趣转移到油画方面,直到2004年才又操刀刻出版画《奶奶》,这时他已66岁。《奶奶》在第十届全国美展中获银奖(金奖空缺)。第十届全国美展获奖作品赴韩国展出时,韩国为宣传这次美展特意将《奶奶》做成大海报。

2005年徐匡又刻了《走过草地》,这是一幅描写牧民转移牧场的情景,生活气息、很浓,具有原生态的真实美,刻得十分精到,该画在第十七届全国版画展中获金奖。最近在徐匡画室看到几幅他正在制作的大幅版画,惊叹他对版画所投入的巨大精力,也预感到他版画创作的第三个高峰即将到来。

一位杰出的画家,其作品大都具备独特性、象征性、审美性。徐匡的版画作品具备了上述“三性”,他用个性的艺术语言创造了象征不同时期的典型人物和审美追求,使自己的作品在广大人民心中扎下根,在艺术之林确立了自己独树一帜的地位,因此,他的作品具有长久的生命力。

花朵(版画)  徐 匡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