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绘画

武汉、深圳女艺术家用作品展示女性权力诉求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0-03-08 16:55:14 | 文章来源: 南方都市报

高虹《秘密的盛开》

薛扬《我一唱歌那只猫就出现》

余萍《梦游咏雨图》

林欣《不要告诉我》

“女性艺术家更关注与生命和心理有关的情感与体验,她们对题材的选择以及细腻而微妙的表达方式都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谈及将于3月8日在关山月美术馆举办的“自然而然———2010武汉、深圳女艺术家邀请展”时,策展人薛扬承认,在男性艺术家展览占据各大美术馆展厅的现状下,一场性别特征明显的艺术展难免让人联想到女性艺术家的某些特质:细腻、自我,甚至还有一点点女性主义立场。

尽管参展的女艺术家们都或多或少回避甚至不承认自己的女性主义立场,但深圳市公共艺术中心负责人孙振华表示,女性主义从来不是需要避讳的话题:“在美术馆这样一个男性占绝对统治地位或者说是话语权的地方,策划一个女性艺术家的展览,让更多的女性艺术家参与到展览中,这本身就是一种权力诉求,是女性对现存文化权力结构明显不平衡状态的一种反抗,大可以旗帜鲜明地表达出来,为什么在反抗的同时要回避反抗的本质呢?”

 1女性视觉下阅读,交流性更强

“自然而然———2010武汉、深圳女艺术家邀请展”并不是关山月美术馆举办的第一个女性艺术家联展,早在2007年,该馆即将“艳色记录———当代女艺术家邀请展”以打包方式推向公众。“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女性艺术就已经成为中国当代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女性艺术家们独特的视角为中国当代艺术丰富了更广阔的实验空间和视野。”薛扬介绍,随着后现代主义的影响和城市化进程的高速发展,女性艺术家越来越注重通过艺术创作来观察和反思物质社会对人类精神世界带来的影响,提供了与男性艺术家迥异的视觉感受。

从布展现场的作品看,与男性艺术家往往更关注宏大叙事和历史价值的创作理念相比,女性艺术家显然更乐于刻画与生命和心理有关的微妙情感与体验,更愿意服从内心的声音。例如丁琳笔下的《猫女》,混杂了都市女性的敏感和某种拒绝成长的女孩情结,延展出来源于作者自身体验的寂寞与萧索;马桂芳的《她》,则通过对时尚女孩飞扬神态的刻画,揭示都市女性物质迷恋与崇拜的自我消费状态;而李晴的作品把“服从内心”的创作状态不加掩饰地铺张开来,无实际意义的符号布满画布,宣泄的不过是种随性的心情、即时的内心感受……

“从展览作品看,女性艺术家的创作与各自的生活阅历、心理成长密切相关,题材的选择和表达方式上都习惯于从自我出发,与男性艺术家在强大的社会责任感压力下追求成功的、目的感强的理性选择不一样。”薛扬从阅读角度分析男女艺术家作品的区别,“关注当代艺术的观众一定会发现,女性艺术家作品里的对象是可阅读和可交流的,她们刻画的对象几乎都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经验中,而男性艺术家的作品往往强调扭曲的?变异,试图用强大的气场向观者灌注某种观念。”

2纠正对女性主义的误读

不可否认,基于自身的生理及心理特征,女性艺术家的创作通常都带有鲜明的性别痕迹。深圳美术馆艺术总监鲁虹也承认,当前艺术界,一提到女艺术家展览与作品,总有人会习惯性地将其与女权主义、女性艺术挂钩,“但很多女艺术家对人们视她们为女性主义艺术家是怀质疑态度的,我记得有次在武汉做展览时,参展的女艺术家几乎都不肯承认她们曾经在女权主义与女性艺术的影响下进行创作”。

而孙振华在“艳色纪录”展览时,曾做了一个现场调查,请在场的女艺术家举手表决自己属于女性主义艺术家还是女艺术家,结果所有的艺术家都不承认自己是女性主义艺术家,强调自己更多的是关注艺术本身。

“一旦我们决定做一个女性艺术展览,无论立场态度如何,势必会引来关注和话题,对方所持态度不是眉头一皱就是会心一笑,这当中的意义比较复杂,就像某个女人在生活中被认定为女权主义者一样:首先,你不女人,你一定不具备或者缺乏某种女性本质,如本分、温柔、贤良。再者,你一定婚姻家庭不幸视男人如敌,对男性充满怨恶和不友善。”薛扬分析,女性主义的某些极端表现和误读造就了社会认知的偏差,容易引致无端的攻击和责难,以致没有女艺术家愿意将自己归类其中。

 3女性自身应直面女权主义

“其实健康的女性主义承继的是启蒙主义的传统,追求的是男女平权以及人与人的平等,并不是反过来要搞女性至上。”鲁虹表示,无论承认或不承认受女性主义影响,女艺术家们的作品所传达的信息仍然回避不了明显的女性主义影子,“受生理发展、成长背景以及社会环境等影响必然引发有关女性主义的思考,或许她们自己都没意识到。例如参展作家王清丽的《新女儿经》,将古代文本与当代画面并置,凸显对传统道德标准的挑战与调侃;余萍则通过某个特定的红色人体在空中飞翔的表现,强调人对现实的不满。”

“我一直都很好奇为什么女性自身不能直面女权主义这样一个问题,这实际上不是什么羞于见人的事情。我们在谈女性艺术的时候,更多是在题材、风格、画面表达、对细微事物的浓厚趣味、能体现女性细腻感受的漂亮色彩等等方面。”孙振华指出,女性主义问题无法回避,“例如,表达权力的问题。策划一个女性艺术家的展览,让更多的女性艺术家参与到展览中,本身就是在学术和艺术这个舞台上为女性争取权力,争取机会让女性的权力得到充分表达。在美术馆这样一个男性占绝对统治地位或者说是话语权的地方做女性艺术家的展览、更多地呈现女性艺术家的作品,这本身就是一种权力诉求,这是女性对现存文化权力结构明显不平衡状态的一种反抗,大可以旗帜鲜明地表达出来,为什么女性在反抗的同时要回避反抗的本质呢?”

采写:深圳读本记者王相明

摄影:深圳读本记者胡可(除署名外)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