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白石 荷花鸳鸯纸本设色 立轴 114*35cm
4月27日至5月3日,《四绝——齐白石诗书画印精品展》和《可染墨韵——之<千岩竞秀>精品展》将在保利艺术博物馆同期展出。此次双展展出的齐白石和李可染绘画精品共计百余幅,汇聚齐白石和李可染两位艺术大师各时期的创作精品。
《四绝——齐白石诗书画印精品展》
齐白石,其丰富而曲折的生活经历和创作经历,笃行“似与不似”美学态度,沟通融合文人与民间的审美趣味,从一位默默无闻的民间匠人转而成为了20世纪中国画大师。此次展览涵盖齐白石各时期的精品,诗书画印相互配合、彰显,多元化的展现给观者白石老人完整的艺术创造和审美特色,满足观者的精神文化需求。白石老人传奇的艺术生命跨越了近一个世纪,展览将尽可能地去描述这个传奇,从老人零落世间的作品中感受他带来的精神慰藉、从白石老人诗、书、画、印四个方面铺展开齐白石真实的艺术面貌。
一是齐画。毋庸赘言,白石老人的绘画是二十世纪中国画坛的一座高峰,他将传统笔法、个人体验和悠久的民族艺术语言系统融为一体,使文人画的高雅、微妙和民间艺术的质朴、热烈以一种不可思议的方式凝结成一个全新的生命,这是一个深具人文关怀和崭新形式的生命,从这一点上来说,齐白石是中国传统绘画的推进与开拓者。本次展览即选择了那些代表齐白石各个艺术时期典型风格的绘画作品,这些作品记录了老人艺术之旅中的每一道独特风景。
篆书 水墨纸本 立轴 136*34cm
二是齐书。齐白石的书法自成一家,充满坚实的力量感和形式趣味。他的书法发展大约经历了两个阶段,六十岁之前,其书风基本徘徊在何绍基、金冬心、郑板桥、李北海、吴昌硕诸家之间。六十岁之后,他对各家融会贯通,创新发展。其行书追求中宫收紧,左势坚守,右上开张,逐步形成自己的风格;其篆书则笔画纵横,简洁老辣,内实外展,结体自然。到七、八十岁,其书经过数次升华,行笔雄健,精致苍劲,风格独特,大气磅礴,成为最典型的“白石书体”。本次展览精心选取了齐白石从中年到晚年不同风格的墨迹,有榜书、对联、诗稿、日记、题笺等,从中不仅可以清晰地看出齐白石书法艺术发展、变化的轨迹,还为老人生平行迹、交游以及心路历程留下鸿爪。
诗文绘画印一对 1921年作,1930年重题再铭
人面桃花朱文印 边款: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三是齐印。老人一生刻印颇多,据其自谓,多时两年得石五百方,少时两年亦得二百方,其一生治印总数应在七千方以上。其印在刀法上借用石质的特性,行刀自然流畅,以书法引于其间,印中见笔,以刀代笔,达到了印与书法的高度统一,成就了典型的齐氏印风。这种以个性为主来遣词布印的印风,与以往印人往往游离于字体之中,不敢越雷池一步的印风对比,是一种极大的突破和发展,而在印史上则是一种进步和升华。白石老人刻印的最高追求是“务追险绝而复归平正”,此次展览选取的诸印正体现了他这种审美追求。
信札 1937年7月28 号
四是齐诗。因为画名所掩,白石的诗文智慧容易被忽视,但他却是最欣赏自己的诗文,甚至自我评价曰:“我诗第一,印次之,书再次之,画更次之。”其诗的确有奇趣,不是严谨华美的格律诗,而是带着乡土气息和田园情致的诗歌,他将自己真实的体验,内心的感情和细致的笔触结合起来,创造出一种自然真率、轻松快乐的诗体格调,不事雕琢,信笔写之,却发人深思。
李可染 千岩万壑 设色纸本 镜心 97*127cm 1982年
《可染墨韵——之<千岩竞秀>精品展》
李可染是一位集大成者。很长时间以来,他在山水画的领域取精用弘,并致力于在传统的艺术形式中寻找新的突破,特别是在中国画精神情感的现代表达、中国画语言的丰富与拓展,他在这些课题上都具有开宗立派的巨大贡献。《可染墨韵——之<千岩竞秀>精品展》汇集了李可染早期写生,六十七十年代山水,八十年代山水、人物、牛和书法等大板块,详细的划分出李可染各个时期的创作特点,更完整的展现给观者“李家山水”的独特绘画魅力。
除了众人熟知的李可染积墨亮光,此次即将展示的五十余幅李可染青壮年时期生活、求艺的江浙沪地区的写生作品,更体现了他曾经接受过西画的专业学习,从画面中更能全面感受到西方、东方各种文化的冲击波。至中年确立山水画的主攻方向之后,李可染的艺术更加浑厚沉稳,墨韵也更加朦胧灵动。
李可染 井岗山设色纸本 立轴 129*70cm 1975年
据说李可染画《井冈山》是军队老干部建议的。1974年“四人帮”批黑画,吓得李可染不知要画什么才好。老将军说:“你就画井冈山,画扛枪的红军,画红旗,看他们还敢不敢批你是黑画!”于是,李可染就根据一些照片资料开始画井冈山。这一画不打紧,把他心目中的偶像——北宋李、范的山水气象激出来了。在画井冈山之前,李可染还没有把笔下的山峰夸张到如此惊心动魄的顶天立地的程度。现在好了,因为是革命圣山,情感上和精神上都可以无限崇仰,。此图山光岚气,云蒸霞蔚,郁郁葱葱,主峰四面峻厚,涧水源远流长,象征意味极为明显。点景人物与红旗,把时代烙印打在画上。画中小人物对着大山呼喊的细节,让人印象深刻。一批山水画家对“红色”的别样情怀和巧妙运用。
李可染 千岩万壑设色纸本 镜心 97*127cm 1982年
《颐和园后湖红桥》是 1956年在颐和园写生之作。构图、形象、层次、空间、气氛,共同组成有感染力得意境。“山水画得构图是‘称得平衡’,而不是‘天平的平衡’,即所谓要‘似奇反正’。”此作构图就是经典的“秤的平衡。”主体形象适当暴露,如桥、路和近景的树。层次有主有次,有清楚,有含蓄,清楚的东西一定消失在含蓄之中。最后是通过调子来创造气氛,这幅画的色彩有冷(青花)也有热(赭石),但通过近景逆光树的中间色调衔接和统一起来了,所以这幅《绿荫红桥》才显得既幽静又温暖,既深邃又豁亮,与《扇面殿》一样,是山水画写生教学的样本之作。
李可染 四牛图设色纸本 镜心 59*95cm
《四牛图》中四牛图的姿态、角度各不相同,犹如瞻仰四尊雕塑。我们或许从未如此认真地观察和欣赏过这种同人类关系最为密切,对人类贡献最大的动物。如果说山是李可染的神殿,牛就是李可染的神。牛的造型简练概括,以水墨层次和韵致的变化写出牛的结构和质感,准确而精到,尤其是脊椎处以重墨留白的方式体现出牛的倔强性格,牛鼻处水气氤氲的感觉,为可染对牛独有的体味,小牛则纯以淡墨写出,憨厚可爱,愈发衬托出老牛的苍老刚硬。其排列组合方式及朴茂沉实的用笔增加了画面整体行气的连贯性,亦使画面呈现出一种书写意味和抽象美感。
李可染 世上无难事水墨纸本 镜心 34.5*70cm 1972年
《世上无难事》 是李可染1976年创作的书法作品。“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是毛泽东于1965年5月所作的《水调歌头:重上井岗山》中的最后两句。
李可染生前常书写此类励志格言警句,以自勉并勉励年轻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