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绘画

卡拉瓦乔的“自然主义”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0-06-28 10:27:21 | 文章来源: 《美术报》

  对于西方美术的爱好者来说,2010年世博会一定让他们大饱眼福,除了法国馆来自奥赛美术馆的7件名作之外,意大利馆内又带给游客极大的惊喜,西方美术史上非常重要的意大利艺术家卡拉瓦乔(Caravaggio,1573—1610)的两幅代表作品《水果篮》和《捧水果篮的男孩》亮相世博会,它们直接从意大利总统府斯库德列展厅运抵上海。斯库德列展厅曾经举办过历史上最大的卡拉瓦乔个人画展,而中国的美术爱好者则在上海世博会,在卡拉瓦乔逝世400周年的特别日子里,有幸一睹卡拉瓦乔不朽名作的风采。

  16世纪下半叶,意大利美术的发展遇到了尴尬,文艺复兴创造的辉煌已经在人们的心中成为永恒,似乎后人再努力也无法超越。在前辈大师们的光环下,后辈艺术家们只能在临摹古希腊罗马雕塑和文艺复兴古典大师们作品的过程中生存,并形成两个流派:一为样式主义,尽管在文艺复兴的基础上有一定变化和发展,但却太注重形式上的华丽,内容上反而变得空洞和虚假;另一个为学院古典主义,即一味追求前辈大师的形式和风格,缺乏创造性。当艺术发展遇到迷途之时,自然就有大师的出现。16世纪下半叶的意大利诞生了卡拉瓦乔,一位具有叛逆性格的艺术家。他的叛逆不仅体现在他日常生活的行为举止上,更重要的是他对艺术的叛逆为一度低迷的艺术状况开启了新的创造空间。

  当周围的人对古希腊雕塑顶礼膜拜的时候,卡拉瓦乔就明确表示那不是他的范本,他的范本是那些生活中的民众,大自然已经给他创造了无数的范本。这句话今天听来似乎合乎常理,但在卡拉瓦乔的时代,几乎所有的画家都尊崇古希腊、罗马的古典理想的美,而自然中的粗陋的事物是不能简单入画的。卡拉瓦乔崇尚真实,对现实生活全身心热爱和投入,掀起了革命性的艺术反叛,形成“自然主义”风格,成为与当时两大主流风格相对立的第三种艺术风格。

  卡拉瓦乔的“自然主义”首先以描述对象为起点,在他的笔下,即便是圣女的原型也来自于社会最底层的普通形象。在他眼中,那才是最真实的事物。在对自然的描绘中,盛水的器皿、果实都极为精确,尤其对动感瞬间的捕捉,更是惟妙惟肖。在表现自然对象时,卡拉瓦乔特别注重对光影的运用。这是一种全新的创造,因为文艺复兴时期注重素描,追求线条的表现力,而卡拉瓦乔则表现出了色彩的、光影的、明暗的、体积的和动态的形式,开启了巴洛克艺术的先河。

  《水果篮》,一幅看似普通没有引起很多关注的作品,却悄悄拉开了新艺术的帷幕。这幅西方美术史中真正意义上的静物画,用色彩、光影展现了一只生动的水果篮,特别是极为精确的细节描绘,丝毫不差地再现了原物。这只水果篮拥有强大的生命感染力,因为枯萎的叶子正表现着时间的流逝,水果上的斑点也真实展现时光的残忍,这就是卡拉瓦乔想要表现的生命的真实。在以宗教画和历史画占主流的艺坛,这幅作品极不起眼,却引发了不小的革命,即一个简单的画题也能成为绘画的题材。卡拉瓦乔宣称“画一个苹果和画一位圣母具有同等的价值”。意大利艺术史家文杜里称赞这幅作品,“现代绘画的历史趋向就是产生在这一篮简单的水果上”。

  ','

  卡拉瓦乔格外喜欢表现男孩,因为他认为男孩是最具有活力、顽皮的,并且他们是冲破旧世俗观念的新力量。《捧水果篮的男孩》就是表现了一位男孩捧着水果篮的场景,作品中的水果篮一贯如之前《水果篮》中的表现。看到此景,似乎也预示着即将老去的年轻的美貌容颜。

  与稳定的、静止的文艺复兴风格相比,卡拉瓦乔的画风带来的是动感和激情。画面中可见对角线、斜线,这在文艺复兴作品中是不可想象的。而对光的明暗处理、动态的表现、体积的突出更是构成极富情感的巴洛克的典型特色,与文艺复兴那种均匀、柔和的光线完全不同。卡拉瓦乔对光的处理,营造出戏剧化的气氛,增添画面的视觉效果。对于光的表现,卡拉瓦乔曾非常认真地研究过达芬奇的实践和理论,后者喜欢表现类似地下室的光线,来自头顶上的光照射于对象上,形成了物体的体积感和立体效果。但卡拉瓦乔发现通过明暗之间的对比,能够凸显出物体的三维立体感,同时也增加了画面的动感。这种明暗对照法是卡拉瓦乔重要的艺术成果,对巴洛克艺术影响深远。

  或许是反叛的个性创造了独具创新精神的卡拉瓦乔,也开启了一个全新的艺术时代。他对传统的反叛,对新艺术的探索使得原本低落的意大利艺术寻找到一丝光亮。卡拉瓦乔虽然在世才37载,却成为巴洛克时代重要的开启之人,尤其对自然表现的态度创造了全新的艺术观念。尽管对于卡拉瓦乔叛逆的一生,还有许多未解之谜,但或许他真实的艺术世界会是解开谜团的钥匙。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