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绘画

安徽:百万青少年走近博物馆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0-08-07 09:53:43 | 文章来源: 安徽日报

安徽省博物馆
 

博物馆实行免费开放以来,安徽省内博物馆以多种特色展陈,赢得青少年的喜爱。 “百万青少年走进博物馆”系列活动今年10月中旬将首次开展。

492万人次的青少年观众踏进博物馆,观看历史进程,感受文化律动。近期,省内一些博物馆联合街道社区,举办了多次面向农民工子女的活动,让炎热的暑期清风徐徐。博物馆,这一“文化之窗”,正在丰富着城乡青少年的文化生活,关注着城乡青少年的文化权益。

文博与你“面对面”

7月21日,省博物馆迎来了一批“特殊观众”。为了让农民工子女充分享受到暑期生活的乐趣,省博物馆和安庆路社区联合开展了“安庆路街道假日托管学校暑期夏令营活动”。讲解员们为孩子们详细地讲述了馆藏文物背后的故事,还精心安排了以“恐龙”为主题的宣讲活动,通过图文并茂的解说,使孩子们完全沉浸在中生代的奇妙景观中。活动结束后,孩子们还余兴未足,求知若渴的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询问……

“这么多的年代,怎么能被压缩成一天呢?当然是通过博物馆。”在著名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文中,富有传奇色彩的美国盲聋哑人海伦凯勒说,她要用宝贵的三天中的第二天去博物馆,去看看人类进步的奇观。“我们在地理课上学到了恐龙的知识,这次又一起来博物馆听了故事,记忆更加深刻”,安庆路街道假日托管学校的孩子们说。青少年是博物馆、展览馆的主要服务对象,全省博物馆免费开放两年多来,为更好地为青少年提供一个获取知识、提高文化素质的平台,许多博物馆都和学校、社区联合举办了特色活动,尽可能地让更多的城乡中小学生都有机会走进博物馆。“我们把未成年人作为最主要的受益人群,培养他们文化意识和来博物馆参观的习惯”,省博物馆群教部的宋百灵说。

文化体验新旅程

7月初,一场同样针对农民工子女举办的“博物馆寻宝”活动在省博物馆举行,此次活动的主要内容是“观展览,寻宝物,做游戏,长知识”。同学们在游戏中,亲自到展厅寻找青铜“宝物”,动手拼起一张张青铜器,几乎每位同学都能准确地注明器物的名称,不少同学兴奋地表示,通过对文化遗产的的科学解读和趣味体验,提高了自身学习历史文化知识的兴趣。省博物馆群教处宋百灵介绍说,现在博物馆考虑更多的是怎样让青少年亲自参与、自己动手,学生们可以通过对博物馆内的藏品近距离观察,深入了解每件艺术品的创作背景。回到学校后,如果他们根据自己在参观中获得的灵感,在课堂上即兴创作自己的个人作品或者与小伙伴们共同完成一个集体作品,这个作品就是对文化感染力的反馈。

据悉,8月10日,省博物馆还将与社区再次联合举办暑期文化活动,现场泥塑教学有望带动新一轮体验之旅。通过精心设计的学生展厅、美育课堂、互动天地、数码时空等一系列以“体验式”为主旨的设计,许多地方的博物馆力求打造适合不同年龄段青少年的项目。博物馆成为第二课堂,能够学习知识;博物馆成为暑期营地,能够愉悦假期生活。无论是城市学生,还是留守儿童,都能享受历史沉淀下来的文化大餐。对此,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8月2日在一次文化讲坛上也表示,农民工子女体验博物馆文化,他们的人生,他们对城市的理解,会有很多改变,也会使得城市更加关注他们的文化权益。

馆舍内外“筑家园”

博物馆免费开放两年来,如何使其更加融入社会,贴近生活?如何将博物馆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如何吸引青少年走进博物馆并爱上博物馆?如何建构博物馆中的教育方案及课程?如何针对不同的群体形成教育策略?这些都是博物馆未来发展中需要考虑的问题,也是暑期博物馆的一些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宋百灵说:“我们现在在做很多努力,博物馆要设计有特色的活动,要针对孩子们有文化科普教育,要为社区文化做出自己的贡献。根据博物馆的情况,我们会送展览、活动到社区、学校。”5月28日,省博物馆群教部参加了肥东龙塘学区中心学校的文艺汇演活动,解说员现场宣讲《一幅珍贵的包公石刻像》,被学生和家长们称为文艺汇演上“意外的惊喜”。

更好地“走进来”、“走出去”,走进更广阔的天地,是博物馆面临的挑战,也是保持博物馆文化特质所要求的。博物馆的日常工作包括收藏、陈列、研究、宣教等方面。 “你要收藏到有价值的东西,把它保管好,你要把它的内涵发掘出来,这就需要研究。同时陈列展示,给观众解读,最后收到教育和服务的效果”,省文物局博物馆处杨益峰说。如何让博物馆文化熏陶、教育的功能最大化? “博物馆不能把自己封闭在馆舍之内,应该走出馆舍,走进大千世界,比如说博物馆展览进社区、进厂矿、进农村、进学校,比如加大博物馆的文化产品的开发等。 ”青少年们易于接受新知识、新观念,也乐意接受表现形式新颖的传统文化精髓。博物馆,应当成为所有青少年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精神家园。

相关文章
注: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尚无评论

留言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