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后女艺术家陈可
出生于中国70、80年代后的孩子们,现在都已经长大成为全世界只有中国独有的特殊群体。独生子女的自恋、反讽、自嘲反应出他们所面对的家庭、教育、心理及社会时代特征,是中国社会非常独特的一道风景。这群孩子和全世界同龄者站在同一条起跑在线,接受网络时代来临的信息大爆炸。不同于50、60后前辈艺术家的那种生命经历,70后的年轻艺术家们更注重“生活”在艺术中的可贵性;作品中不再出现刻意的主题性描绘,或是严重脱离生活感的政治意识形态。
中国近二十年的改革开放,除了诞生中国当代艺术纵横世界的第一个黄金世代,七十年代后的一群正跃跃欲试的浮出台面。中国年轻艺术家具有追求城市化、拥有国际视野及跨文化语汇的特点,他们提供了个人生活与社会共处的切片。这代孩子被漫画、洋快餐喂大,在网络虚拟中扮演一个又一个自己,藉由媒体大量强殖入侵,他们就像一朵朵开满中国的花,样子不同,个性也绝对不同,更别想在他们身上贴上任何标签。
“过于媚俗”卡漫风格作品在拍场上连获捷报
70、80后往往都是独生子,他们喜欢“宅在家”胜过在外和朋友扎堆。当他们的艺术展现在世人眼前,就曾出现“过于媚俗”、太“卡漫风格”的批评。但是伴随着“后89”在市场上的火热,70、80后也搭上这班抬价列车,他们大约从2005便开始零星出现在拍卖市场,当时画廊主要是为了增加艺术家的曝光度才往拍场丢,基本上成交价都不高。例如,高瑀的《梦见佳佳的绿色头发》在2005年5月于北京荣宝拍卖只以6.38万卖出,但这幅作品却在2009年11月北京翰海拍出68.32万!才过了四年,价位却相差了十倍。这样的表现造成市场上不敢忽视的一队新生军,但这场“卡通风暴”在艺术圈也引出许多肤浅的言论批评。
80后艺术家高瑀
70后艺术家 卡漫杀出一条血路
在2007年,一批年轻艺术家脱颖而出,即使这场风暴引出许多肤浅的言论批评,星空间画廊负责人房方自己也承认当时艺术圈对「卡通」二字的负面评论直到现在还遗留着,房方认为每个时代出现的新艺术潮流总是会遭受抨击,就像当年的普普主义也被人嘲笑是幼稚生作品,更早的印象主义、野兽主义也都是在批评中茁壮,如今看看它们在拍场上所创下的天价。在70,80新世代艺术家作品中,集体意识少了,吶喊、苦恼上一代艺术家常用的符号元素没有了,个人意识得到增强。如今人们以不再缅怀过去的伤痛,而是更注重生活在当下。展览“下一站,卡通吗?”这场卡通风暴席卷全国,即使当时在艺术圈受到某些通俗层面的解读,却在短短几年内造就了70、80后艺术家的拍卖神话。这一群年轻艺术家中走出了陈可、韦嘉、高瑀、欧阳春、熊宇。
到底谁在买70、80后艺术家的作品?
今春在香港佳士得或是北京保利拍卖台上,刘益谦太太王薇一直是拍卖官注视的对象,就深怕错过任何一次她的举牌。继“红色经典”大出锋头后,王薇同时为中国年轻当代艺术家倾注了很大的心血。王薇的收藏名单中可见到,在翰海拍下的李晖《琥珀龙》,成交价超过百万人民币;同样在翰海还购得韦嘉及高瑀作品。在香港佳士得王薇再度出手拍得高瑀一张2003年作品《闹海》。09年在保利以72.8万拍下的陈可巨幅《隔岸观火》,在当时创下陈可作品价格新高。(《隔岸观火》曾在06年纽约苏富比亮相过,当时以4.5万美元成交,时隔三年价钱翻了三倍)。谷公馆谷浩宇甚至表示70、80后市场已经是整个泛华人的概念;诚轩拍卖谭波也认为:“70、80艺术家作品本来就一直有本地藏家在支持,近期更有新藏家加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