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擅长画鱼著称的张树森先生,1944年出生于河南历史文化古城淮阳的一户贫苦人家,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自小接受的艺术熏陶来自靠卖剪纸为生的母亲。他从5岁开始帮助母亲描剪纸图案,自此与中国画有了不解之缘,10岁左右,他萌发了要当画家的梦想,这一画就是50多年。
张树森,笔名伴山,河南太康人。张树森告诉记者,当年他才15岁,就带着家中仅有的2元钱,到大别山写生山水画,被人当做流窜犯羁押,回家途中,身无分文的他仅靠采食野果、他人施舍勉强维持生命,还差点被当地人扣下当上门女婿;而在上世纪60年代困难期,就在自己饿得奄奄一息时,还冒着瓢泼大雨,爬到池塘边的柳树上方,钓到一条9斤多重的大鲤鱼。
鲤鱼在风雨中奋勇跃起,几乎要将他拉下水面的壮观情景,强烈地激荡着他那颗年轻的心,令他永生难忘,回家后,他开始着迷地反复画这条鱼。后来,把鱼卖了300元钱,换回了100张国画纸。从此,他开始画大鲤鱼,一发不可收拾。
少年时期,张树森家境极度贫寒,甚至没有立锥之地。他就用那双能留下传世之作的稚嫩小手,从废弃的破庙里一块块地挖砖,由于砖不够用,只能顺着山边垒砌了半截不足十平米的小草屋,这就是他的笔名伴山的由来。
上世纪90年代,张树森利用两年时间,画了《百鲤图》百米长卷,勾画出500多尾形态各异的黄河跃鲤,惟妙惟肖;2008年,为庆祝奥运会在北京举办,张先生创作了巨幅画鱼大作《自强不息民族志·放歌龙门竞风流》画作以物言志,并在北京展出。
张先生一本8开本《百鱼百态线描参考资料》教科书,将扎实的中国画线描用笔的深厚功底展现的淋漓尽致,书中勾画了各种鱼类,千姿百态,补景花草、水石,生动活泼,令广大美术爱好者爱不释手。张树森作《黄河魂》波澜壮阔的画作时,他是这样诠释这幅画的:“黄河是母亲河,鲤鱼是龙种,龙的传人自然胸藏百舸争流的豪气。” |